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祖孫藩主 第97章 暗棋

楊子實的背叛,造成楊守亮軍愈發動盪,一路不斷有軍力走逃。

李子奇也想走離,無奈身在楊守亮的中軍,他只能暗令屬下先走,做出一副驚怒神情應付楊守亮。

但在渡過嘉陵江時,李子奇和近衛,獲得機會在江中乘船脫身。

李子奇在下游返回嘉陵江西岸,望著看不見的楊守亮渡江軍力,嘴角苦笑,有種樹倒猢猻散的淒涼心境。

李子奇沒有主動尋投李順節,而是找個所在隱藏起來,直至朝廷軍力追擊過來,他才去見了李順節。

李順節正自歡喜,這一路上收降了近兩萬軍力,名正言順的變成鎮江節度軍。

孫揆雖然是招討使,但無權干涉李順節收降。

看見李子奇來了,李順節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挽扶起參拜的李子奇。

李子奇原本是節度使麾下的行軍司馬,按理能夠求得行軍司馬軍職,但韋扶風指示他求職判官即可。

李子奇明白韋扶風的用意,求低能夠減少猜忌,求職行軍司馬,只怕李順節尋個機會殺戮,判官一般不領軍,但卻擁有很多實權。

......

楊守亮渡江逃回山南西道的巴中地域,大軍只剩一萬,只能含恨北上,沿著巴中米倉道迴歸興元府。

朝廷聯軍在嘉陵江西岸一時找不到船隻,鳳翔軍,潼關軍,鎮江軍,武泰軍和孫揆的朝廷軍,都忙著收編投附或者俘虜的軍力,也無心追擊。

東川軍節度使依舊緊閉城門,擔心去了惡狼,來了猛虎,直至孫揆只帶著百名護軍親至,開城門迎入招討使大人。

聯軍在東川留了五日,孫揆的催促諸軍啟程追擊楊守亮軍。

潼關軍走的最快,帶著收編的四千軍力先行一步,繼而武泰軍,然後朝廷軍,鎮江軍和鳳翔軍。

鳳翔軍只跟隨三千,其它軍力返回了西川。

走出劍州,武泰軍開溜的回了治下忠州,此次出軍獲得了兩千多的俘虜,不願遠去進攻興元府。

李順節也不願回師進攻興元府,想要領軍去往三峽夔州收管。

孫揆豈能答應,義正言辭的督促李順節北上,承諾只要拿下興元府,他出兵幫助李順節去收管夔州。

李順節聽了覺得可以,他的內心還是願意久在長安城做官。

七萬聯軍浩浩蕩蕩,北上回師興元府。

楊守亮逃回興元府,與楊復恭和親信商議,共識興元府難以久守,於是放棄了興元府,率領三萬軍民走子午道北去,投奔河東節度使李克用。

聯軍抵達興元府,輕易奪得了府城,孫揆大為失悔,與李順節商量先去追擊楊守亮軍。

李順節那能願意,反駁孫揆,楊守亮透過子午道北逃,肯定是去投靠河東節度使,如果追擊去了黃河那裡,或許引來河東軍的敵視,那時候如何向陛下交待。

孫揆無奈,只好讓行軍司馬王巖率兵兩萬,跟隨李順節再次南下,他留在興元府善後收治,向朝廷上書奏報。

奏報中最重要的一事,與東川節度使顧彥暉,達成攻守同盟。

李順節率領著近五萬軍力。自米倉道南下巴中,行軍中使人去往渝州借兵。

主要是軍力的人數雖然多,但武備很差,在李順節眼中就是烏合之眾。

韋扶風沒有接見李順節使者,而是讓老馮接見,可以借兵兩萬,條件只有一個,允許通商,允許川南軍力在夔州往來透過。

使者回歸,李順節答應了,於是渝州出兵兩萬。

兩萬武備一般的長槍兵,由指揮使趙一斗統帥去往渠州,走過渠州抵達通州,與李順節軍力會合。

李順節一看川南軍的軍容,內心甚為不喜,心道難怪不敢出兵東川參戰,川南軍的武備不足,只能苟安邊蠻之地。

七萬大軍浩浩蕩蕩走入開州,開州隸屬武泰節度使治下,沒有得到知會的武泰節度使,只能戒備的觀望大軍走過。

過了開州就是夔州,七萬大軍直奔雲安縣。

荊南節度使成汭在夔州駐軍兩萬,顯示了其對夔州的重視,雲安鹽井駐紮五千軍力,夔州治奉節縣駐軍一萬五千。

面對七萬軍力的進襲,鎮守雲安鹽井的鎮將抉擇撤退。

李順節兵不飲血奪取雲安縣,大軍駐紮中,令屬下接管雲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