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祖孫藩主 第104章 翁婿茶話(下)

韋扶風微笑點頭,十四娘羞澀轉身姍姍離去,韋扶風望著十四娘美好背影,直至看不見,轉身走回。

......

抵達漢江之南,望見巍峨的巨城,準岳父一家驚歎不已。

正逢金州下場大雪,城牆上蓋了一道白雪,遠看宛如一條白龍橫天。

進入城內,城中的景象銀裝素裹,遠見一道彎曲河流蜿蜒如龍,河上有橋有船。

“郎君,這裡與巴城一樣,也有能夠走船的河流。”十四娘天真說道。

韋扶風微笑道:“金州城所在地域被漢水環抱,適宜開渠形成城中河流,利於通船排汙,灌溉用水,建造借鑑了汴梁城。”

李驥點頭,道:“宣武軍所在的汴梁城,靠著大運河成為四通八達的人文中心,也難怪宣武軍朱溫能夠獲得強勢。”

“汴梁城位於中原腹地,歷來是四戰之地,善於經營容易強勢,但也容易滅亡。”韋扶風說著自己的觀點。

“扶風,若是讓你抉擇,你認為那裡最適合成就基業?”李驥反問。

“中原或河東,中原的優勢是農商皆宜,河東的優勢是攻守皆宜,河東有養馬之地,民風彪悍善戰,太原的農業不遜成都,可惜李克用不擅經營,類同草原人傾向戰爭掠奪,李克用日後或許不敵朱溫。”韋扶風回答。

李驥轉言問道:“你怎麼看韓建?你似乎不重視韓建的勢力?”

“韓建佔據的地盤在戰略上屬於死地,北方有河中軍和河東軍,東有宣武軍,南方又被我們遏制,日後宣武軍足夠強大,必然盯向西方的大唐朝廷,韓建就成了礙事的石頭。”韋扶風回答道。

“扶風,你說韓建,會不會發動進襲金州或均州的戰事?”李驥問道。

“五伯父給我送過軍情,韓建曾經在商州武關秘密駐兵,意圖進襲均州,五伯父的金城軍精銳在均州,韓建無法速戰速決的奪取均州,只能放棄退兵,韓建的弱點,大軍不敢久離潼關。”韋扶風回答道。

李驥意外,他的本意是提醒一下,結果金州與韓建發生過了爭鋒,聽韋扶風的話義,韓建不足為慮。

又聽韋扶風道:“韓建日後還會進襲金州或均州,南方是韓建唯一能夠拓展勢力的機會。”

李驥點頭,道:“忠義軍和荊南,會不會與韓建勾結。”

“忠義軍與韓建勾結的可能性不大,我們進奪均州和房州,忠義軍默然由之,相比而言,忠義軍更忌憚韓建佔據均州。”韋扶風說道。

“荊南呢?”李驥說道。

韋扶風搖頭,道:“可能性也不大,成汭傾向休養生息,若與韓建勾結,頂多進佔房州,後果直接面臨韓建的威脅,得不償失。”

李驥點頭道:“唇亡齒寒,忠義軍和荊南確實更忌憚韓建,金州韋氏的存在,成了事實上的一道屏障。”

韋扶風道:“韓建地盤四戰之地,又沒有富庶的地理可為依靠,相比之下,李茂貞佔據渭河糧倉,又奪得成都沃土,日後的局勢,洋州被李茂貞奪去,潼關可能被宣武軍奪去,也可能被李茂貞先下手。”

“洋州落入李茂貞之手,對於金州的威脅是不是太大?”李驥擔憂道。

“我們不能與李茂貞爭奪洋州,很難守住,若能奪取了荊州,金州沒有後顧之憂的情形下,守禦不難。”韋扶風回答。

李驥點頭,韋扶風又道:“金州建築這座臨江巨城,主要就是有利於守禦。”

李驥點頭,眼睛看見遠處的大批軍力正在操練,擂鼓聲和吶喊聲威武激昂,兩人不約而同的默然觀望。

......

船行至內城外,透過水城門進入內城。

內城裡存在成片整齊的茅草屋,有兵房,也有民居,內城的改造還在進行中,短時期完成不了,不過規劃已然定型。

船入內城百米靠岸,韋扶風下船,佇立岸邊與十四娘和明玉揮手告別。

李驥是涪州刺史,既然來了金州治,應該拜見韋扶風的祖父。

直至看不見,韋扶風和十個屬下去往內城南門。

內城門皆由扶風軍鎮守,對外號稱是金城軍,這種李代桃僵的軍秘,能夠保密多久是多久。

一個屬下先去通報,韋扶風抵達時,兵馬使王海已然在城門下迎候,韋扶風走過去,接受了一眾將士的恭敬見禮,繼而登上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