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韋扶風的祖父遺憾不已,期望的巴蜀起戰沒有發生。
不過李賢的資訊依然送達,繼續暗中做著金州韋氏的耳報神,李驥沒有回去涪州。
韋扶風在十四娘來到的次日,辭行歸返了川南坐鎮,雖然他知道鳳翔軍進襲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不防。
......
一晃到了景福元年(892)三月中旬,天下的局勢明顯的發生著變化。
最大的事情,傳說佔據洛陽的河南府尹張全義,公然歸附了宣武軍朱溫。
宣武軍等同於擁有了洛陽地盤,與潼關軍只間隔了陝虢節度。
陝州和虢州,事實上屬於河中府節度使。
洛陽留守,西川節度使,岐國公韋昭度逃回了長安,上書請罪,繼續賦閒在家。
皇帝沒有任何表示,隨後戶部侍郎鄭延昌升為戶部尚書,兼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得朝廷有了六位議政宰相。
還有一件事情悄然發生,昭宗置立宣王藩地之後,扶風軍衝撞大明宮之後,開始讓諸王掌握一半神策軍。
皇帝的意圖,政事倚重宰相,軍權倚重宗室。
昭宗勉勵掌軍的諸王加強軍訓,為國積勢,同心協力保住祖宗基業,言覆巢之下難有完卵,諸王紛紛表示願盡心盡力。
昭宗賦予諸王兵權之時,發生了一件讓昭宗意外的事情,他回到後宮休息。
皇后何氏伴駕,說衡王妃來請安,言小姑雪柔縣主看中了扶風侯,請陛下能夠賜婚。
昭宗詫異,衡王是他的堂兄,此次諸王領軍被賦予兩都軍力,一千軍力為一都。
昭宗分兵權給諸王,一是制約宦官和武將掌兵,二是借重諸王財力加強軍力。
“雪柔縣主怎會與扶風侯認識?”昭宗不悅問道,扶風侯的大逆不道,讓他深為痛恨,只是眼下不能追究。
“據說是出遊曲池相逢,那時候扶風侯對雪柔很是尊重,給了雪柔好的印象。”皇后何氏回答。
皇后不知道,皇帝曾經發出討伐川南的聖旨。
事實上發往各處的討逆聖旨並未公開,那是皇帝的一種試探,若是李茂貞奉旨,後續會有昭告臣民的罷職聖旨,不成也就悄然過去。
皇后有皇后的尊貴圈子,很在意大臣夫人和勳貴夫人的尊崇。
衡王妃所求之事,身為女人的皇后覺得很正常,也很享受眾多王妃的尊崇。
昭宗雖然不悅,但他知道皇后從來不理會前朝之事。
尤其延英殿的議政基本上不會外傳,衡王妃的請求是一種正常事情,宗室女兒與侯爺結親,門當戶對。
扶風侯屬於特殊的勳貴,昭宗聽了後,自然而然的聯想了國事。
皇帝心中,最大的禍患是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尤其李茂貞進佔西川之後,皇帝可以說坐臥難安。
“扶風侯是藩鎮節度使,朕需要與宰相溝通一下。”昭宗聯想後,覺得賜婚或許能夠籠絡了川南軍。
昭宗吩咐去請杜讓能,他又返回了延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