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 南征開疆 第122章 臨機而變

李章說道:“楊行密和孫儒在浙西亂戰,造成了大量人口逃往浙東。”

韋扶風點頭,他知曉大唐朝廷依賴兩淮鹽利,依賴兩浙的糧賦,失控的淮南道阻斷大運河,造成朝廷實力每況愈下。

“若是楊行密獲勝,浙西和淮南道的亂戰結束,不知道浙東的董昌,江西的鐘傳,會不會乘機進取浙西。”韋扶風問道。

“屬下覺得不會,最少鍾傳只會固守洪州,因為鍾傳雖說號稱擁兵十萬,但多數是流民,其需要鞏固根基。”李章回答。

韋扶風點頭,道:“本軍也是需要時日鞏固根基,所以只能向南發展勢力,韋氏長者韋丹曾經任職桂管治下刺史,韋宙曾經出鎮嶺南道節度使,所以進軍桂管和嶺南,多少能夠借力先輩名望。”

“大人說的是,韋丹大人還曾經任職江西觀察使,在江西深得民心崇敬,立有功德碑彰顯功績。”李章附和道。

韋扶風一笑,韋氏是大世族,有所建樹的高官很多,最牛叉的是曾經任職西川節度使的韋皋,那位先祖的功績青史留名,曾經大敗吐蕃和南詔,對他而言是無形的人望遺澤。

“江西鍾傳的存在,相當於一道戰略屏障,本軍希望能夠相安,奪取潭州之後,使人和談。”韋扶風定調了與江西鍾傳相安的策略。

......

三千護軍押解輜重,日行夜駐。

一路行軍,韋扶風謹慎的使出斥候打探,防備來自洞庭湖的敵軍。

韋扶風知道雷彥恭在朗州逃入洞庭湖,歸附鄂嶽節度使杜洪,佔據君山成為水軍兵馬使。

這一日近午,抵達資江,資江發源於卲州境內,流經潭州與朗州的交界,流入洞庭湖,全長一千多里,是一條波濤滾滾的大河。

韋扶風軍抵達的地域名桃江,江水平緩東流,有渡口。

韋扶風命令先行運載輜重渡河,午後不久,忽有快馬信使抵達對岸,過江請見了韋扶風。

風塵僕僕的信使拜見,忙道:“稟告大人,據探報,來自邵州的數千軍力,折轉的奔襲來了資江,甘指揮使已然遵命發兵邵州。”

韋扶風聽了平靜點頭,李章聽了臉色驚變,看了韋扶風失聲道:“大人。”

韋扶風扭頭淡笑道:“本軍信不過邵州刺史,使人知會甘鳳池,若是邵州軍力陽奉陰違的來襲本軍,那就發兵乘虛奪取邵州。”

李章輕哦點頭,眼神流露覆雜之色,低頭惱道:“賊子安敢無信。”

韋扶風說道:“趙海,你與李章現在過河,押解輜重去往潭州。”

一旁的兵馬使趙海恭敬領命,其最初出身虎賁衛,入過扶風軍,曾經升職金州鎮守城門的牙將。

李章一怔,問道:“大人不去潭州?”

“本軍回去武陵縣守城,本軍覺得,邵州刺史膽敢詐降反噬,或許與其它勢力的敵軍有了勾結,其想法或許要藉機奪取潭州,與之勾結的敵軍,意圖朗州和湮州。”韋扶風平靜說道。

“大人是指洞庭湖君山的雷彥恭?”李章問道。

“只是猜度,你們快走吧。”韋扶風催促。

李章恭敬辭禮:“屬下告退。”

看著李章和趙海離開後,韋扶風傳令回軍,率領一千軍力掉頭。

走出十里路程,韋扶風又命令兵馬使蔡恆和兵馬使周寧,各統領四百軍力,一個歸去武陵縣輔助鎮守,一個歸去湮縣輔助鎮守。

韋扶風則率領二百精銳軍力斜奔西北,明顯去往施州,過施州自然是回去了川南治下。

分軍而行,韋扶風望著漸漸遠離的八百將士,內心無奈搖頭,潭州之戰有了變數,他本心希望邵州是真的歸附,可惜亂世人心不古,指望一地軍霸守信實屬不智。

果然,邵州刺史詐降反噬,意圖奔襲擒王,韋扶風只能臨機而變,採取躲避策略的離開戰危之地。

韋扶風顧慮的是鄂嶽軍和荊南軍,擔心敵軍兵出洞庭湖,與邵州敵軍合圍擒王。

八百將士,事實上成為吸引敵軍的誘餌。

韋扶風率領二百精銳逃離朗州地域,他不願自身陷入重圍之中。

朗州治武陵縣城只有三千守軍,武備戰力一般,一旦遭到數萬軍力攻城,很難守禦。

韋扶風認為,他不在武陵縣城,敵軍未必願意集結大軍進攻城池。

只有鄂嶽軍的水軍兵馬使雷彥恭報仇心切,鄂嶽軍節度使杜洪不會為了攻城,付出得不償失的代價。

至於荊南軍成汭,不能擒王,絕不會出動大軍遠攻朗州武陵縣,大江上游的川南軍虎視眈眈,一日千里下江陵。

韋扶風的逃避,對於潭州之戰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他搶佔先機的做出佈局,命令進取潭州的軍力乘虛轉取邵州。

只要拿下了邵州,就能夠獲得軍心認可的運籌帷幄,不至於讓甘鳳池居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