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官們信服點頭,張佶讓他們去休息,準備出戰。
張佶書信三封,一封送去蘭州,一封送去涼州,一封送給靈州援軍。
......
次日,夏綏節度使再次發動攻城戰,但獲得支援的守軍軍心大振,頑強抵禦。
眼看著攻上城頭之即,遠方再次出現轟隆隆的馬蹄奔騰。
這一次党項軍有備,出動騎兵迎擊。
眼看著數百騎兵自西而來,數千党項騎兵揮舞長刀嗷嗷迎戰,不想距離數百米,來敵急劇兜轉撤退,依然回頭望月的弩箭招呼。
不過,党項人擅長馬戰,有備之下,這一次被射中的不多。
數千騎兵奮勇追擊,一氣追出十數里,左翼都的騎術也不賴,毫無顧慮的縱馬奔走,最終擺脫追殺。
攻城戰繼續,數千党項騎兵離開不久,自東方又傳來轟隆隆的馬蹄奔騰。
數百騎兵襲來,党項軍被迫分軍迎擊,攻城頓時受到影響,後力不繼。
數百左翼都一接近敵營,一頓箭雨弩箭,繼而兜轉撤離,使得殺來的党項軍眼睜睜看著,破口大罵。
不曾想,撤離的左翼都又轉回來,一通箭雨才真正遠遁。
隨後,党項軍採取小隊遊哨。
後果更慘,出去的小隊基本回不來,又損失一百戰馬。
夏綏節度使重新佈局,一半軍力防範,一半軍力攻城,果然遏制了左翼都的來襲。
事實上,張佶已然率領左翼都果斷離開,南下奇襲三萬鳳翔軍。
奇襲講究出其不意,若是讓敵軍有了防範,奇襲不能建功尚在其次,最怕被合圍的落入陷阱。
由於左翼都的支援襲擾,加上靈州援軍即將抵達,守城將士軍心大振,血戰兩日之後,靈州兩萬軍力抵達,其中擁有兩千騎兵。
抵達的靈州援兵主帥,採納‘轉運使’的建議,佔據有利地勢,背靠黃河結營,使人散佈等候涼州兩萬軍力會合的訊息。
党項軍聞訊,立刻放棄攻城,轉而進攻援軍。
援軍結營抵禦,雙方陷入大戰,一日三次大戰,援軍守禦成功,但也傷亡數千,兩軍對壘。
天摸黑的時候,一萬靈州援軍迂迴去往會州城,進入城中。
背依黃河的援軍,放棄營盤,乘夜遠離,成為外圍呼應的機動戰力。
張佶的建議,城池不失,則意為不敗,只管與黨項軍耗下去,牽制党項軍不能去往蘭州,即為大功。
張佶率領左翼都南下,八百左翼都騎兵已然名副其實,只是軍弩只有四百,弓箭二百多,還有輜重軍數百人。
輜重補給不可或缺,兼顧替補騎兵。
三萬鳳翔軍離開秦州西征,事實上比党項軍進襲晚了半個月。
軍事計劃是党項軍攻下會州,鳳翔軍攻下渭州,最後會師進攻蘭州,然後隴右歸屬党項人統治。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