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祿疾步尋找賣家,很快攔住一名揹著竹簍的將官,他嗅到了辛香大料,客氣說道:“我買辛香大料。”
將官身材魁梧,氣度彪悍,眼睛打量一下,問道:“你是什麼人?”
長祿微怔,做買賣還問什麼人,他遲疑一下,回答:“兵馬使長祿。”
“兵馬使?你的口音,你來自那裡的軍力?”將官問道。
“哦,我來自北方,奉命執行公務。”長祿從容回答。
“北方?聽說王建大敗金城軍,佔據了隴右。”將官說道。
長祿笑道:“北方的事情,將軍若是感興趣,我願回答,不過先買賣可好。”
將官說道:“不好,你先回答,我滿意自然賣你,我這一簍貨,弄到成都或渝州,據說比這裡貴上許多。”
長祿苦笑,道:“將軍精明,我願先行讓將軍滿意。”
“好,你說,說的越多,我賣你越廉價。”將官笑語。
將官身邊還有五個親兵,都揹著竹簍,也看著長祿。
長祿點頭,道:“說起王建佔據隴右的事情,扶風侯爺感嘆,王建謀略驚天,比之李茂貞難纏太多。”
“你見過川南節度使?”將官意外道。
長祿聽了心裡明鏡,點頭道:“我是廣德公主李玉珠夫人屬下,奉命南下給扶風侯爺的父母送禮,表達孝敬之心,順便看一下留在南方的兒子,另外要求扶風侯爺,儘早解決南北通道。”
將官點頭,道:“你說扶風侯大人,認為王建比李茂貞難纏。”
長祿點頭道:“侯爺隨口說的,侯爺說李茂貞有勇無謀,不難對抗,王建卻是謀略驚天的梟雄。”
“扶風侯大人會與你說這些?”將官質疑。
長祿回答:“我也是意外,頭一次見到侯爺,原以為威嚴不可望視,想不到侯爺和善,讓我坐下敘話,細緻瞭解北方的事情,話裡擔憂王建進犯靈州涼州。
我好奇問一句,侯爺高看王建,回答了我。”
將官點頭,長祿又道:“隴右的戰爭,王建確實厲害,當時三萬鳳翔軍出秦州進犯隴右,另有數萬党項軍出原州進犯會州。
會州只有五千守軍,軍使曾浩大人據城死守,血戰數日,傷亡過半的時候,靈州兩萬援軍抵達,與黨項軍展開拉鋸戰。
三萬鳳翔軍挺進蘭州,途中會合北上的數萬王建軍,兵臨蘭州城下,發生激烈攻城戰。
就在鳳翔軍和王建軍攻城不下之時,金城軍斥候飛報韋良大人,河湟吐蕃出動七萬軍力殺來。
據說韋良大人詫異,已然與河湟吐蕃通商友好,吐蕃來襲有什麼好處。
韋良大人思索後,猜度河湟吐蕃是被王建哄騙,王建許諾了更大的利益,使得河湟吐蕃翻臉來襲。
據說有將官建議使人與吐蕃談判,韋良大人顧慮吐蕃不接受,就算接受,日後也負擔不起承諾的利益。
韋良大人忍痛不捨的下令撤離,結果發生一樁怪事,將軍猜一下什麼怪事?”
將軍皺眉,道:“不願猜,你說。”
長祿尷尬一笑,說道:“金城軍撤離,搬走所有輜重糧食去往黃河北岸,偏偏王建按兵不動,任由金城軍撤離。
我猜度,韋良大人在當時一定驚疑,是不是上當啦。
結果金城軍撤離去往涼州,王建軍和鳳翔軍進入空城,繼而渡過黃河,竟然沒有追擊逃走的金城軍輜重,而是迅速伏兵山巒之中。
待得三萬吐蕃軍先頭入伏,被八萬大軍覆滅,之後又伏擊吐蕃軍四萬,戰後受降五萬多吐蕃軍,王建軍力大盛。”
一個軍士忍不住質問:“吐蕃的五萬軍力,怎麼能夠受降,不怕造反嗎?”
長祿笑道:“我說的是事實,之所以能夠受降吐蕃軍,據說王建在雅州,征服十三個吐蕃部落,五萬吐蕃軍被吐蕃人受降。
也有人猜度,河湟吐蕃能夠被王建哄騙出兵,也是因為王建屬下的吐蕃部落,能夠讓河湟吐蕃取信。”
軍士不服的辯駁:“河湟吐蕃有那麼愚蠢?真的是王建哄騙出兵?我看是吐蕃趁火打劫。”
長祿笑道:“有句古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或者坐山觀虎鬥,吐蕃可以坐觀王建與金城軍火拼,沒有必要過早出兵。
其實哄騙吐蕃不難,王建使者自稱來自西川,吹噓西川是王建地盤,以後能夠給予河湟吐蕃更加優厚的通商利益,河湟吐蕃利慾薰心,也就信以為真。”
軍士愣怔,長祿又道:“這就是王建謀略驚天的事實,一面聯合鳳翔軍進攻蘭州,一面利用河湟吐蕃恐嚇金城軍,逼迫金城軍不得不逃走,嚇走了金城軍,又利用鳳翔軍伏擊吐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