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潯陽城,位於鄱陽湖口,屬於黃金水道,軍事重地。
李振一行離開江陵府,順大江而下抵達江州駐留。
韋扶風大腿負傷未愈,行動不宜暴力,需要一段時期養好,他不敢急於逃離,正值兵荒馬亂時期,孤身在外,容易遭到殺身之禍。
再說,李振的五十護軍也不是吃素的,領軍的李武戰鬥力很強,他若是逃跑,肯定會被殺掉。
駐留江州,李振多次帶著他,登門請見江州刺史鍾匡範。
李振遊說鍾匡範,出兵幫助宣武軍戰敗川南軍。
韋扶風憂心不已,擔憂進攻鄂嶽軍的戰事陷入不利,擔憂巴蜀的內憂外患,敵軍太多,不知道鳳翔軍會不會又起戰。
李振遊說成功之後,居然不急於迴歸江陵府,而是玩起文人雅士的勾當,帶上護衛去往廬山遊覽。
韋扶風留在潯陽城內,幾次想要逃離,但都理智的忍耐。
不說身邊三十個護衛看著他,真的跑出去,護衛肯定通知江州刺史,後果逃不脫。
好在,韋扶風能夠自由出行,帶上四個護衛遊走潯陽城,又去湖口碼頭走動,與一些商人說話。打探訊息,尋求可利用的機遇。
這一日,韋扶風沒有出行。
一個在外的護衛跑回來,氣喘吁吁稟告:“大人,碼頭來了好多水軍,聽說是鄂嶽軍,被川南軍戰敗的鄂嶽軍。”
韋扶風意外,驚詫回應:“戰敗的鄂嶽軍?”
“嗯,屬下知道大人關心川南軍,川南軍十萬進攻鄂州,後來又有四萬鎮南軍加入,一日攻破武昌城。
鄂嶽軍節度使杜洪,帶著水軍敗逃來了江州。”護衛回答,他曾經去往均州送信,得了好處,親近韋扶風。
韋扶風大喜過望,起身道:“我去看看。”
護衛勸阻:“大人最好別去,碼頭那裡戒備森嚴,江州軍力嚴防外來的鄂嶽軍。”
韋扶風點頭,想一下,道:“此事應當緊急稟告副使大人。”
“已然有人去了。”護衛回應。
韋扶風點頭坐下,護衛問道:“川南軍得勝,大人是不是想要回去川南軍?”
韋扶風搖頭道:“不回去,副使大人救命之恩,我豈能忘恩負義,而且我說過,我在川南軍沒什麼發展。”
護衛點頭,他願意跑來告訴訊息,親近是一回事,還有討好韋扶風的用意,韋扶風是正經八本的宣武軍武官。
韋扶風讓護衛離開,他鬆口氣的若有所思,攻佔鄂州,接下來與宣武軍的戰爭,川南軍獲得了一定主動權。
韋扶風思慮,杜洪敗走江州,後續應當與江州軍力,宣武軍,一起反撲鄂州。
洪州的鎮南軍幫助攻陷武昌城,江州的鐘匡範,說好了出兵幫助鄂嶽軍,只是相比洪州的鐘匡時,遲遲的沒有出兵。
思慮片刻,韋扶風起身找來文房四寶。
書信一封:“曉諭杜使君,江州刺史狼子梟匪,必然貪婪杜使君水軍,請及時離開,去往宣州歸附田使君,可保富貴不失,宣州官員楚瑜舉薦。”
放下筆,吹乾書信收藏,韋扶風離開駐地,出門主動有四個護衛跟隨,一直走到湖口碼頭,一眼望去全是軍兵,停泊的船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望不盡。
韋扶風止步觀望,望著運載軍糧上船計程車兵。
片刻後取出書信,吩咐一個護衛:“這封書信交給運糧的鄂嶽軍,轉交鄂嶽軍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