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朱晃難以置信的暴怒。
僅隔一日,青州刺史的第二份轉交公文,送到敬翔案上。
公文大致內容:“玄菟郡王請求大梁皇帝陛下,任職膠東節度使,平息干戈的通商互利。”
玄菟郡王這是當頭一棒子,然後低下身段的談判求得相安。
梁帝朱晃與十幾臣屬議事,他的臉色不好,不時拳頭堵嘴的咳嗽,明顯氣病了。
眾臣謹慎不敢言,皇帝登基不久,出此大敗惡事,理應發大兵彰顯大梁軍威。
只是,大梁主要用兵北方,為了膠東半島放棄北方戰爭,明顯的不值得。
“李振,你說。”朱晃點名。
李振回答:“陛下,臣認為不宜繼續東征,主要是不值得,另外外族勾結淮南軍,兵力少了,於事無補。”
朱晃說道:“朕再出兵三萬,加上徵發魏博兵力。”
李振說道:“陛下,佔據膠東半島的外族海上來,還能海上走,不勝其擾。”
朱晃皺眉,稍許,抬眼望向敬翔。
敬翔說道:“陛下,勞師遠征不能一勞永逸,只能姑且容之,以後騰出手來發兵。”
李振又道:“陛下,玄菟郡王勾結淮南軍,陛下再發大軍,或許淮南軍再次襲擾。”
朱晃說道:“外族猖狂,影響大梁帝國的威望,縱容造成第二個尾大不掉,不勝其擾。”
李振說道:“陛下,事有輕重緩急,王師範的根腳在青州,膠東半島邊緣化。”
朱晃默然,稍許,說道:“楊行密死了,朕有段日子沒在意淮南道,據說楊行密的兒子無能之輩,給了朕意外。”
李振說道:“玄菟郡王勾結淮南軍,應當是楊行密時期,淮河淮南軍主帥,擁有便宜行事權,接到求援不需要請示揚州。”
朱晃說道:“朕認慫,影響惡劣,你們議一下,朕休息。”
“恭送陛下。”群臣禮拜,朱晃起身離開了。
大臣們聚在一起,商量怎麼化解打臉。
最後議出,要求玄菟郡王,成為大梁皇帝義子。
結果呈送宮裡,朱晃透過。
敬翔使人去往膠東半島,秘密談判。
大梁帝國對於膠東半島,雞肋一般的有心無力,勞師遠征不合算。
大梁帝國連年的窮兵黷武,國力不堪重負,只能重點支撐北方戰爭。
次日,朱晃單獨與李振說話,詢問朱友堂。
朱晃問道:“朱友堂給你書信了嗎?”
李振回答:“沒有書信,只是透過行商,給過臣禮品,臣的家將李武,來過書信。”
朱晃問道:“說了什麼?”
李振回答:“李武身在泗州軍中,還是副指揮使,泗州軍事沒發生過變動。”
朱晃說道:“楊行密死了,鉗制朱友堂的李神福也死了,朱友堂在江寧,應當掌控了武寧軍。”
李振說道:“臣覺得不大可能,武寧軍的將官,大多出於揚州淮南軍,虞王沒什麼軍功,很難降服軍功悍將。”
朱晃點頭,說道:“朕奢望了,友堂沒斷了供奉,與我們就是好事。”
李振點頭,說道:“虞王的商貨,都是繞行南陽盆地,表明虞王對於淮河的武寧軍,沒有管制權力。”
朱晃點頭,說道:“這一次用人不當,敗績或許影響人心向背,明年朕親征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