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貞的解讀,這是父皇憤怒了謠言,殺非親子朱友文以正視聽,認可他是真正的太子。
朱友貞迫不及待的執行,拿著諭旨調動汴梁守軍,氣勢洶洶的接管汴梁城,罷免朱友文官職。
朱友文猝不及防,遭到抓捕抄家,死在獄中,一干親近官勢受到牽連清洗。
......
洛陽皇城,宮內畢竟發生過戰鬥,河南府衙發生變天。
梁帝死亡四日,文武百官串聯請求覲見陛下。
朱友珪覺得盡在掌握,隱瞞久了反而不利,尋了太醫作證,陛下駕崩。
百官譁然,李振做為第一知情人,不得不帶頭認可朱友珪。
百官小半附和,大半望向敬翔。
敬翔陰沉臉不說話。
朱友珪悲哀道:“父皇歸天,還請敬司空辛勞喪事。”
敬翔只能回答:“臣理應辛勞。”
朱友珪提著的心一鬆,敬翔否定遺詔,朱友珪做皇帝,流於名不正言不順。
敬翔沒有否定,小半出於惜命,大半不願造成大梁帝國內戰。
但是,敬翔對於朱友珪殺父篡位,心理上深惡痛絕。
敬翔輔佐梁帝朱晃二十多年,君臣的感情深入骨子裡。
三日後,朱友珪在先帝靈柩前,即皇帝位,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朱友珪升任韓勍忠武軍節度使,依然還是左龍虎統軍。
右龍虎統軍牛存節,自稱老病不堪用,辭職離開了洛陽。
朱友珪沒有挽留,馮廷諤接任右龍虎統軍,負責皇城軍事守衛。
朱友珪為了收買人心,大肆賞賜百官,洛陽諸軍。
冊封鎮守函谷關的楊師厚,弘農郡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寧節度使。
冊封鎮守南陽的高季興,潁川郡王。
給予統治河中府的冀王朱友謙,中書令。
冀王朱友謙,拒絕承認朱友珪,叛附河東軍。
駐守河陽的三千龍驤軍,不認可朱友珪,聲言討弒君逆賊。
朱友珪的賞賜諸軍,收買軍心的效果不大。
大梁帝國十二支禁軍,洛陽駐紮六支,左右龍虎之外,還有左右羽林,左右神武。
朱友珪只能安撫收買,不敢更換四個統軍。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