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五章、同氣連枝

鄭元毅看向屹立不倒的洛陽城,道路兩側垂柳絲,花枝,蝴蝶歡愉景象映入眼簾,往事如向下的流水一般執拗,不肯回頭,離開的人也是如此,再難相見。思往事,皆不是,人不是,景不是,就連心情都不是,唯剩下一個‘空’字。可明明心裡空蕩蕩,卻又像被堵的不留縫隙,想深吸一口氣,張開嘴後卻是一聲止不住的嘆息,他回頭望向兒孫同行私語,抬手摺下一支垂柳,面露一絲笑意微微搖頭。

待兒孫來到身側,馬背上的鄭元毅看向兒子鄭文,嘆息道:“那天我騎馬從甜泉衚衕出來,迎面碰見一個頭皮颳得鐵青的小沙彌,他要送我一把斷劍,還說我們鄭家的殺戮永遠不會停下來,我後世兒孫的雙手仍舊會沾染上親人的血,永無休止!難道我一生的功績,洗不清我的罪名?可他卻說,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

鄭元毅,臉色堅毅如鐵,但那雙渾濁精明的眼中竟有幾分難得的溫柔,他抬手將折斷的柳枝遞給了兒子鄭文,語重心長道:“三兄弟之中,就屬你最不像爹,隨你娘,雖然庸弱但卻有一副菩薩心腸!爹經常罵你,是希望你能做的比爹還要好,生你的時候,跟敵人血戰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聽說有兒子了,開心的喝了一葫蘆酒,高興的痛哭了一場,爹知道你最辛苦,爹也知道你委屈!”

一向流血不流淚的蓬萊王眼眶泛紅,聲音輕顫,抬手拍了拍兒子鄭文的肩膀道:“這世人都罵我,毀我,可曾知我宵衣旰食、爬冰臥雪,北溝鎮一戰,撤退的時候,我提劍連殺兩陣,那烏哈木像條老狗一樣,連面都沒敢露,夾著尾巴就逃了!如今爹已經是一個萬古不滅的賊了,我不允許自己的子孫後代,雙手上還沾染親人的血,答應爹,做個好人行嗎?”

武陵王鄭元毅悍勇一生,在烏高布族眼裡他便是一個活脫脫的瘋子,儘管這些年邊關烽火一直未曾消停,可大多也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蓬萊王一手挑起的,二兒子鄭丘,三兒子鄭琦玉陪伴出征,北討三十六次,互有勝負,身上留下的傷疤不計其數,但這些年來他從未向朝廷訴過苦,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先皇仁慈愛民如子,在鄭元毅看來只是以仁心充當門面向天下討一個安心,春秋亂世的烽火狼煙剛剛熄滅,以東平郡王鄭介為首的諸多義子封官授爵賜國姓,這無疑是最高賞賜,但沒過兩天舒心日子就被派遣到了邊疆駐地,不得召見不許擅自入京,可唯獨對楊直卻沒有賜封鄭姓,成為離陽王朝唯一碩果僅存的異姓王,就連封地也是離皇城長安最近。

初來東萊的鄭元毅處處碰壁,東北部烏高布族隔三差五就出兵擾境,由於不熟悉地形加上對敵人瞭解甚微,幾番敗仗打下來不但勢氣銳減,便是手下將領也折損諸多,可那位以仁慈立門面的義父皇帝卻充耳不聞,倘若訴苦恐怕這一手兵權會被剝奪,讓有能力的人勝任。

而駐紮在青州的遼東王隔岸觀火,曾多次上奏彈劾想要取而代之,可內廷那位倒也沒有真讓遼東王稱心如意,反而借勢施威,無處訴苦話淒涼的鄭元毅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直至多年苦心經營的高捧遼東王讓他徹底膨脹,鄭元毅這才有機會徹底剷除其害,將遼東王舊部人馬收入麾下,擴充了整整三十萬軍馬,想起這些年所受的苦,蓬萊王不免悲從心來,一根柳枝,同氣連枝,剷除了外患卻無法解決內憂,三個兒子明爭暗鬥,讓鄭元毅這位當父親的難免心寒,老大鄭文雖然庸弱但卻明事理,這些年外出打仗也全靠老大鄭文掌管著王府內的大小事務,唯獨不讓鄭元毅稱心如意的便是這位大兒子卻十分反對他出兵討伐烏高布族,每次出征他這位當父親的總要低聲下氣討要糧草軍餉。

鄭文握著柳枝渾身不停顫抖,他明白父親的意思,畢竟老爺子那點小心思他是看的明明白白,只是不敢多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說,但心裡卻怕的緊!

果不其然,鄭元毅打完了感情牌便是抬手掐住了孫子鄭瞻基的脖頸捏了捏,嘆息著說道:“你小子哪都像我,若是不姓鄭啊,我早就掐死你了,都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別折騰了,今個起個誓,天地鬼神在上,我的子孫,若是雙手上沾染親人的血,老天讓他夭壽短命!”

鄭元毅拔出腰中佩劍握了上去,在兒子和孫子面前攤開鮮血淋淋的手掌,鄭文和鄭瞻基也不敢不從只能割破手掌放了上去。在起誓的時候,鄭瞻基心裡怕的要死,心裡清楚兩位叔叔不可能放過他這位侄子,而為了保命他勢必會對兩位親叔叔動手。

鄭文也是清楚自己兒子的脾氣秉性,當即也不敢多說些什麼,只是希望這場暗爭早點結束,哪怕不去爭這狗屁的王位也要保住妻兒性命,兩位弟弟念著親情也不可能真的趕盡殺絕,最多也只是落得個流放下場。

可一想到流放,不免又擔心妻子的身體,這要往南邊走還好說,這要是往北邊走怕是要扛不住,至於自己倒是去哪裡都行,只是這些話沒有明說,若是讓兒子知曉怕是又要一頓冷嘲熱諷。

多年管理王府政務,積勞成疾的鄭文其實更明白兩位弟弟的野心,他們心裡忌憚的只有父親鄭元毅,一但老爺子閉上了眼睛,沒有一場血戰怕是很難回頭,可開弓哪有回頭箭,因此早點示弱不去爭,說不定能夠避免一場手足相殘的禍事。

古語說以仁得仁,可這樣的善舉能否真的換來一家老小的平安尚未可知,但鄭文知曉父親心細如髮,三位兒子之中談不上信任,即便任勞任怨了這麼些年,沒有任何把柄的鄭文也未曾得到父親的信賴,一直以來都有所提防,因此兩位弟弟想要造反,鄭文倒是一點都不害怕擔憂,只要父親沒有閉上眼睛,任由他們隨便造,反正成功不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