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談笑盛世僧人香火旺,亂世寺廟足不出,有人以此推敲,道出一句,亂世老道背劍下山濟世,而佛門只會做功夫形跡之心。
每每聽到此番言論,引渡總是一笑置之,若世間無屠刀可用還有殺戮亂世逢生嘛?所謂追求萬古恆遠的太平盛世,只不過是夢中曇花一顯罷了,人活不過百年,尚且不能做到日月永恆歲月停轉,前人栽樹後人砍樹之事也屢見不新。
小智皓將帶來的地瓜放置到篝火旁烤著,夜間的風景很美,但風兒吹的臉頰冰涼猶如刀割,加上山中潮氣溼中總是覺得身上黏糊糊,十分不舒服。
引渡摘下袈裟披在徒弟身上,笑眯眯的道:“偷吃一塊肉,多念一本經,你小子真當為師不知?”
小智皓揉了揉鼻子,嘿嘿笑道:“師孃說了,我正在長身體得多吃些有營養的。”
引渡從小智皓揹包裡翻出一些肉乾,倒也並沒有責怪,抬手捏了捏他圓嘟嘟的臉頰,笑罵道:“好東西藏著掖著,等回去連帶著師孃那份罰抄十遍。”
小智皓咬著肉乾倒也不反駁,反正回去了只要跟師孃撒個嬌就好了,見師父不忌葷腥不免有些感慨道:“吃肉喝酒還取媳婦,師父你還是和尚嘛?”
引渡捻著佛珠呵呵笑道:“坐閱青史名錄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你個瓜娃子山海只見一寸葉,就想著效仿為師?”
小智皓不服氣道:“出家人不該五蘊非有,一切皆空嘛?”
引渡雙手捻盤著佛珠,微笑道:“既然一切皆空,還要這堆篝火做什麼?佛法在世間,不覺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空並不等於無啊。”
小智皓摸著光禿禿的頭頂,想了想,問道:“那什麼是空,什麼戒,什麼是清淨呢?”
引渡抬手敲了敲小智皓的頭,一一解釋道:“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為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乃為戒,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便是清淨。”
這下小智皓徹底啞口無言了,索性不再理會師父,埋頭翻騰起烤地瓜了。
每每說不過師父的小智皓總會悶不出聲,引渡也早就習慣了徒弟這番做派,但該講的道理還是要說的,“出家當和尚,住山岩求道成佛,下山苦修求證己身,那我究竟是我還是非我呢,心裡念著酒肉卻逼迫自己不食葷腥,算不算犯戒呢?為師食肉無味,飲酒如水,愛佛祖亦如愛你師孃,無法取捨,看似離經叛道,實則最為安心,既我心安處,何處不是西天?何處不見如來?”
小智皓覺得頗為幾分道理,但要說出道理在哪又說不出,輕輕扯了扯師父袖口,“要不回山上後,我找師孃多要些銀兩,置辦些衣裳?”
引渡低頭看了一眼磨爛的袖口,訕訕笑道:“不用,留著買胭脂水粉,打扮得漂漂亮亮,為師光是想著家裡的李子,想著想著就能不冷不餓。”
小智皓猛翻了個白眼,撇過頭,心想自打記事起,可不都是聽師孃的,鄙夷的道了句:“又吹牛,每每都說大事聽師父,小事隨師孃,可就沒見過一件有啥是聽師父的大事。”
引渡摸著自個兒那顆大光頭,知道這個徒弟心中所想,哈哈笑道:“這次下山不就是大事了嗎?”
黎明時分,大地萬般寂靜,許南燭率領臨時調來的二百輕騎趕赴景城,楚夜星與殿下並肩騎馬而行。
艾黎長老和茯苓驟然凝神聚氣,如臨大敵。
恍惚間,一股紅霧聚集而來,隱約間能夠看到一道模糊身影急速奔走。
紅霧所過之處,碎山石,草木枯,兩側高聳城牆上的磚瓦凝結出冰霜散發著幽寒氣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