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八章、一醉笑春風

蕭北芝喜歡練劍但礙於家中貧窮,幼年時左腿受傷無錢請郎中買好藥,這病根也就落下成了頑疾,每到陰雨天就會隱隱作痛的大汗淋淋,可也沒見到爺爺口中那位大將軍拉扯一把。

大年三十放眼望去炊煙裊裊,唯獨他們家吃糠咽菜,甚至連一點葷腥都見不著,更不用說那香噴噴的餃子。

蕭北芝臉色陰沉,不耐煩的打斷爺爺接下來的說教:“咱們家無米無糧時可曾見過那位大將軍憂心,你為了保護大將軍成了這幅鬼模樣也沒見大將軍前來慰問,若非這些年你那老戰友救濟,咱爺倆早就餓死街頭了,我讀書是不想再餓肚子,你以為我想讀書識字,你孫子出去給人扛麻袋都沒人要,還不是因為這條腿,只要能夠識字就可以代人寫書信,掙的錢雖少,可能解決當下溫飽!”

“咱們蕭家,一殘一死,可鍋裡的米卻越來越少,當年我娘要你給老將軍寫一封信救濟救濟咱們家,你以死相逼,說啥都不肯,說什麼咱有手有腳餓不死,可知道我娘一個婦道人家操勞碎心,你可有看過一眼?爺爺,咱家也算為國出過力盡過忠了,可你也得低頭瞧一瞧我們這些人吧?”

老蕭頭端著酒碗的手微微一頓,長嘆一聲,笑道“我知道這些年苦了你們娘倆了,你娘是個好樣的,爺爺不這麼做他能狠下心離開嘛?今個咱們爺孫倆借許小子的光喝一杯?”

蕭北芝嘴唇輕顫,抬手接過爺爺手裡的酒碗一飲而盡。

許南燭自始至一言未發,或許也只有酒醉迷離時蕭老頭才能感受到自己還真真切切的活著,平庸青田,誰甘願碌碌無聞死於荒野而無人問津,豪氣萬丈上馬搏殺,垂老遲暮時的無用等死,日夜連綿如那水滴磨石,痛徹心扉。

蕭北芝雙眼微紅倒了一碗酒遞到爺爺掌心,緩緩的說道:“爺爺,我們都沒怪過你,也知道你是不想跟那些死去的弟兄們去爭那份棺材本,爹走時我還年幼,你動用自己的棺材本讓爹入土為安,孫兒都記在心裡,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孫兒連給你買棺材的錢都沒有,你可有為你自己想過,為家裡念過,哪怕半分也好呀。”

蕭老頭側頭偷偷抹了把眼淚,笑罵道:“你個臭小子,還知道唸叨著爺爺,有這份心就夠了啊....老頭子我僥倖能夠活下來也都是那群老哥哥舍了性命把我推了出來,你說我哪有臉去找大將軍討要那些救濟的錢糧啊,每當夜深人靜那些熟悉的臉龐都像是印在我腦子裡不斷的在我眼前閃過,開不得這個口啊。”

“今個咱們爺孫倆也算是一酒解千愁,一醉笑春風啊,以後這酒爺爺也不喝了,咱們靠自己的雙手過日子,成不?”

一酒解不了千愁,一醉笑看不到春風,這是蕭北芝每天都在爺爺耳畔唸叨最多的兩句,想來是老爺子記不全才索性說了個半解。

蕭北芝抿了一把辛酸淚,重重的點點頭道,“行,聽爺爺的。”

蕭老頭哈哈一笑,用筷子夾起一塊鴨腿遞到許小子碗裡,道了句:“吃,都坐下吃,今個最後一頓酒得喝開心嘍。”.

酒足飯飽之後,許南燭和楚夜星一前一後走出籬笆小院。

蕭北芝一瘸一拐奔跑到門口前相送,“許小子,等哪天我遊走江湖,你別忘了還欠我一頓酒宴!”

許南燭沒有回頭抬臂擺手算是回應,“行,有骨氣,要是你哪日真闖出一些名堂,莫說一頓酒宴,十頓八頓都成!”

蕭北芝注視著少年離去的背影心生嚮往,直至那兩道人影小如螞蟻消失轉角這才轉身進了小院,與往常一樣清掃著院內雜物。

下山的路可要比上山時輕鬆不少,許南燭雙手交錯負於腦後,嘴中叼著一根枯萎雜草的根莖。

臨行前許南燭將身上的銀子都留給了蕭老頭,當初外公楊直不願袒露真實身份怕也是知曉蕭老頭這脾氣,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外公所說“千兵易得,(本章未完!

第二百四十八章、一醉笑春風

一將難求說的都是狗屁,這將難道不是從小卒爬上來的?沒有這些悍卒,你外公我充其量也就是個糟老頭子。”

許南燭側頭瞥了眼心不在焉的楚胖子,隨口問道:“你說,按照楊直那老東西的能耐,這蘇花魁的身份還能藏得住?”

楚胖子憨笑著解釋道:“齊國皇后仁慈愛民,一位女子能夠撐起半壁江山又有遠見目光豈能不叫人敬佩,說她是一位女中豪傑也不為過,楊老將軍能夠大破齊國皇城比預計早了半年也多虧了這位賢良皇后。”

許南燭嘴角微微抽搐,諷刺道:“這賢良皇后也助紂為孽?”

楚夜星蹙眉想了想,點點頭道:“倒也可以這麼說,不過當時固守皇城也只是垂死掙扎,即便沒有她相助,楊老將軍也勢必能大破皇城,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據我所知皇后大開城門是為向楊老將軍提出兩個要求,一、不得濫殺齊國子民,二、饒長公主一命!”

許南燭來了興趣,原本還想再多問一些當年之事,可楚胖子反倒是搖頭的啞口無言,顯然他知道的也並不多。

見殿下略微有些失望,楚胖子倒是將一些不確定的訊息當做趣聞托盤而出了:“我聽說齊國那位愛詩詞歌賦的窩囊皇帝最後被楊老將軍用書當柴給活活燒死了,那後宮三千佳麗禍水賜白綾幾丈,不願受辱者懸樑自盡,楊老將軍騎馬出齊國時身旁多了位小女娃,其它的就不清楚了....”

當年說楊直騎馬入齊國皇城宛如蝗蟲過境般的寸草不生,當朝皇帝寧死不屈被一劍刺死在大殿上,哀嚎哭喊聲響徹雲霄,整整三天三夜的大屠殺,遍地死屍,血浮千里而不絕,活脫脫的一幅人間煉獄圖。

想來也是後世齊國子孫為了遮掩這難以示人的往事,煞費苦心的禍引東流。只要將楊直推倒風口浪尖那麼隱藏在血屍浮屠背後的懦弱恥辱也都將成為悲壯奮勇,怪不得外公楊直打心眼裡瞧不上齊國那些被矇在鼓裡的死士,只覺得他們可憐又可悲。

第二百四十八章、一醉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