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海自從入宮以來從來都沒受過這樣的屈辱,望著德妃娘娘離去的背影他的眼神中射出一道記恨的光芒。
大唐宮闈內不和,然邊關局勢也動盪不安。
中原剛剛經歷了一場王朝交替的動盪不安的局勢,眼下關河安寧不過才數十年而已。西部的突厥,東部的高麗都對中原富庶的土地虎視眈眈,這使得經濟蕭條下的唐朝更加雪上加霜。
太子宮內
李承道看著從邊關呈上來的塘報微微的皺了一下眉頭,突覺得好戰分子最近這段時間又開始蠢蠢欲動。國內的主戰派和主和派爭執不休,一時間突厥可汗也難以下決定。
可眼下正值冬季,突厥國內的物資十分的匱乏。根據幾天前密探的回稟,突厥國內已經有大批的牛羊以及牧民餓死了。若是按照這樣的情況。看來這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將會大大的增加。
可眼下大唐國內百廢待興,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國力去打這場消耗戰。況且就算是真的發生戰爭了,到最後受苦受難的也只不過是兩國的百姓而已。
想到這裡,李承道緩緩的起身,望著窗外飄零的白雪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殿下。”
跟隨在李承道身邊多年的小太監於文海恰到好處的遞上了一杯他最喜歡喝的雨前龍井。
“啟稟太子殿下,兵部尚書李敬業大人求見。”
“請他進來。”
李承道立馬放下了手裡的茶杯,為了表示對這位老臣的尊重他親自走到門口迎接。盛宗皇帝眼下已經逐漸不再理會朝事,而將朝中的很多事情的處理大事的大權都交到了太子的手上。
李敬業是大唐的開國功臣之一,也是曾經太祖皇帝最信任的大臣。盛宗皇帝繼位以後他三番五次以上了年紀身體、不佳為理由請辭,可是每一次都被李承道硬生生的壓了下來。
眼下的大唐,正需要的就是像李敬業這樣的股肱之臣。
“老臣參見太子殿下。”李敬業微微的有些詫異,連忙按照朝中的禮數向李承道心裡。
“前輩真是太客氣了,快快請進。”
李承道心知肚明,越是像李敬業這樣的老臣,越在意的就是皇室青年一輩的子弟的尊重。所以正是憑藉著這份熱情,倒也讓這位上了80歲的老大人又為大唐王朝兢兢業業的服務了數十年。
李敬業也不矯情,他和太子分主賓坐定後立馬從懷裡面掏出一個奏本遞到李承道的面前,“太子殿下,這是這個月邊關發來的急報。賀蘭驛站那邊出了一樁怪事情……”
李承道微微的皺了一下眉頭,開啟奏本仔細看起來。可是越往後看,她他的臉色就越難看,緊緊簇擁在一起的眉頭久久難以舒展開。
“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李承道轉過頭來向兵部尚書詢問,“尉遲敬德大軍突然間失蹤,這可是兩萬人的兵馬呀,怎麼可能會悄無聲息的失蹤?”
李承道立馬意識到事情的危險性,本朝自開國以來還從未發生過如此奇異的事情。
“太子殿下眼下該怎麼辦?請您試下。”
李敬業畢恭畢敬的衝著李承道行了禮,“這等事情若要傳回來,恐怕舉朝上下難以安寧。”
兩萬人的大軍無緣無故消失,這種事情別說本朝沒有發生過,就算是前朝也從來都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一旦皇帝追究起來,李敬業作為堂堂的兵部尚書,都不知道該怎麼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