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八章虎父犬子也

姚古為宋哲宗時期西軍大將姚兕次子,姚雄胞弟,累世西垂大將。童貫掌軍西北,种師道兄弟不買他的面子,他只得仰仗劉延慶和姚古兩位。

只是這兩位雖是將門世家,有些將才,可是怎比得种師道威震敵膽。這次童貫被圍,眾將一時無計可施,童貫只得派人請种師道回援。

趁著張伯奮帥軍牽制住西夏軍,童貫急忙命令姚古突圍給种師道傳令。於是,姚古帥著一百精銳騎兵,藉著西夏軍不備衝出了包圍。

一日急行二百里,此時已經晌午,陽光正足。姚古和一眾手下騎馬而行,早就汗流浹背。馬背上姚古喝了口水,稍稍涼爽許多。把眼遠眺,前方里許,正有一片小樹林子,能遮擋身形。

酷日炎炎,姚古身上的鐵甲都已經發燙,一眾手下面紅耳熱。姚古回頭對隨軍的王彥說道:“王參贊,軍士疲憊,不若在前面的樹林休息下!”

王彥來到西軍,原本是地方小官。現今被童貫看中,提拔跟在身邊做參贊。

“姚將軍,大軍危在旦夕,我等還是快馬加鞭趕路要緊!”軍情緊急,王彥心急如焚,哪裡容得下歇息。“倒時候有種經略相公出馬,我等自然可以好生歇歇。”

種氏,姚氏兩家向來都是陝西最大的名門望族,兩家弟子爭強好勝,各不甘服下。姚古與种師道同輩,見不僅童貫依仗种師道救援,王彥也把种師道看做救星,心中膩味。

但是姚古也知道這次交戰西軍損失不小,如今西軍子弟大部分被圍,四周只有种師道是強援。自己若是傳令出現差池,怕是西軍要大敗虧輸,到時候他姚家也要受牽連。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姚古揮動馬鞭,戰馬疾馳,抽空對王彥說道:“王參贊之言有理,在下也是怕一路急行,戰馬吃不消罷了!”

頃刻間,一隊人馬就來到了樹林邊。姚古正要帶隊繞過,忽聽那樹林另一邊有馬鑾鈴驟然響起,呼喝聲連連傳來,馬蹄聲震耳欲聾。

姚古久經戰陣,從馬蹄聲中就聽出這支人馬怕有上千人。當即驚出一身身冷汗,心道不是党項人才好。

‘快快入林躲避!”

這幾日,官軍縷敗,一路上多有散兵遊勇。他早就知道那西夏晉王察哥為了掃清殘敵,阻攔各地救援招安驛人馬,另派兩支大軍在外。此時突遇這大隊人馬,十分緊張。

那一大隊人馬都是騎兵,當先還有一小隊作為斥候。也發現了姚古這小隊人馬,當即策馬過來。但見這一撥人馬,穿著灰色直疊,帶著范陽斗笠,提著刀槍棍戟,竟然都是宋軍打扮。

“你們是什麼人?”李永奇率隊停在樹林外,遙問姚古這隊人馬。

姚古一見這隊人馬不僅是旗幟、衣著是宋人,面貌口音也是大宋口音。放下心來,姚古從樹林中走出,向著李永奇道:“我乃西軍姚古,快傳你們主將前來見我!”

李永奇是西軍眾人,自然知道姚家將的名頭,也知道姚古此人。雖然姚古這話趾高氣昂,李永奇也不以為意,去尋王倫過來。

王倫率領後隊人馬過來,聽了李永奇介紹姚古,只覺得這個名字耳熟,自己好像聽過。

還不能等與王倫問禮,姚古用著馬鞭一掃王倫等人,說道:“本將正要去种師道軍中傳令,我命令你等護送我前去!”

姚古剛剛被王倫這隊人馬嚇住了,如今心想幸好不是西夏人。這也給他提了個醒,多收攏些人馬護送自己,眼見王倫等人有四五百士兵,戰馬過千,他正好收為幾用。無論這隊人馬的主將是誰,憑他姚家的名頭,定然應允。

好個貪生怕死之徒!同時西軍眾人的韓世忠、李永奇面色尷尬。朱武、廣惠等人對此鄙視不已!

王倫見姚古沒有禮貌,還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就有幾分不喜。想著姚古這個名字,忽然靈光一閃。這不就是宋金交戰的敗軍之將麼!他兒子姚平仲也是外強中乾,紙上談兵的人物。

在後世的的閱讀中,王倫知道姚古這父子兩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逼近京城,西軍宿將姚古和秦鳳經略使种師中及折彥質,折可求等率兵勤王。當時朝廷命令种師道為京畿,河北路置制使,宋欽宗任命任命姚平仲為都統制。

姚平仲父子怕戰功被種氏家族獨佔,有所顧忌,藉口說士兵不宜速戰為由,進軍遲延,結果導致失敗。後來姚古又為大將領軍,戴罪立功,結果還是一場大敗,被宋欽宗賜死。

而他兒子姚平仲可稱得上是奇人,政和五年年十八輿夏人戰滅底河,斬獲甚眾。金兵入侵,宋欽宗召對,平仲請斫營擒帥以獻功,最終不成。害怕被治罪,遂亡命跑到四川,入大面山得石穴以居。朝廷數下詔求之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