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黃巾在河東肆虐的時候,他個人固然勇武,然而在那樣的亂世之中,卻也沒什麼卵用,無奈之下,委身從賊,先是在白波軍的首領郭太手下當兵,後來跟著楊奉來到了李傕手下,雖然從賊日子不短,可是他畢竟是正兒八經八經地豪強出身,還是有著忠義之心的。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楊奉會下定決心護送獻帝回洛陽,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徐晃的力勸。徐晃在楊奉麾下待了好幾年,屢屢力戰有功,是楊奉最信任的屬下之一,他的勸告,相當的有力。
所以在進入洛陽之後,楊奉也給徐晃請賞了,雖然官職依舊只是騎都尉,卻也封了個爵位,封為都亭侯,享有食扈二百戶。
對於還是想要個好出身的徐晃來說,他不忍背棄楊奉,可是也不希望跟著楊奉混下去,繼續不明不白。
可是朝廷的人,還是看不起他,哪怕朝廷已經落魄了,卻依舊沒幾個百官看得起楊奉這個車騎將軍,就別說是徐晃了。
徐晃也知道這種看不起幾乎是理所當然的--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王易和藹的對待,立即就讓他有了一股想哭的衝動!
一直混在賊群裡面,這種士人之間的尊敬的感覺 ……好久沒有了啊!
“徐晃表字公明。”徐晃立即道。
“哈,我之前剛行了冠禮,我師給我起了個明世的字,和公明兄的字,隱隱暗合啊。”王易撫掌大笑。
徐晃這就更覺得不好意思了,人家的老師是誰?鄭玄啊!當年天下碩果僅存的大儒!沒有之一!而給自己起字的呢?族裡的一個教書先生……
這樣名門之後,名滿天下的少使君,對自己如此友善,劉備為人如何,也可見一斑!
除了王易之外,關羽也立即展現出了自己的善意。
也許人真的有相信這一說,關羽這個人確實是挺驕傲的,很少和人聊天,近乎沉默寡言,然而之前碰到張遼,就聊得很愉快,現在碰到徐晃,也比平時要熱情得多。
“公明兄是否是解良人?”關羽拱手道。
“晃是楊縣人,不過離解良不遠。”徐晃回答道。
這倆地兒都是河東的,而且兩人出身也差不多,關羽也是豪強出身,不過和本地另外一名豪強發生了衝突之後,關羽一怒之下,就將對方給殺了,然後逃亡到了北方,那會又沒有全國聯網,殺人之後逃走,往往也就躲過去了。
所以關羽本來字長生,逃跑之後才改名了雲長。
雖然解良和楊縣其實還是有點距離的,然而都是河東郡人,口音也接近,當下關羽就和徐晃攀談了起來,關羽現在不算名聞天下,也是名氣不小的當世猛將了,徐晃名氣就小很多,所以也是自覺受寵若驚。
一路進城,幾句下來,徐晃已經將關羽引為好友了,兩人甚至開始互相叫字,看得王易嘖嘖稱奇。
要知道這年頭,關係不好的話,直呼別人的字,只比直呼其名要更加的不禮貌,私下裡隨便說都沒有,當面喊人的名字,就幾乎等於挑釁了。
而能夠互相叫字的,那都是關係很好才行。
一路行到了縣衙,徐晃這才抱歉的對王易關羽一拱手,先去稟報了,王易也不在乎,徐盛帶著五百騎兵在城外,雖然他只和關羽兩人進城了,可是他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