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一路,就是無驚無險了,等到了魯陽之後,王易讓大軍駐紮在魯陽之外,然後就去見了獻帝。
“天子安穩?”王易行禮道。
“愛卿無恙,朕深感安慰。”看到王易,獻帝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現在他看這個便宜皇帝也是越看越順眼,忠心耿耿,還能做事,想必匡扶漢室,就要靠劉備王易父子了吧?
“也是陛下隆恩,徐晃尚有忠義之心,微臣曉以大義,他便棄暗投明了。”劉銘道。
“嗯,楊奉韓暹其實都功勞不小,徐晃之前力戰,也有功勞,希望他們不要繼續走上歧路啊。”獻帝感嘆道。
“陛下,微臣這次前來,是向陛下告辭的。”王易道。
“哦,愛情要離開了嗎?朕頗有不捨。”獻帝臉上露出一絲遺憾。
“陛下,微臣願意跟在陛下身邊,朝暮聽聞陛下的教誨。然而我父尚在徐州,也是離不開微臣。陛下現在已在魯陽,穩如泰山,微臣也要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了。”王易道。
獻帝微微點頭。
這樣的宗親,在地方上,當然比在朝廷裡,要好得多。
至少也算是地方上的支援了。
現在大漢諸州里,北方的幾個州是沒戲了,然而劉備在徐州、劉繇在揚州、劉表在荊州、劉璋在益州,都支撐起了漢室最後的餘暉,有這些宗親在外,天子在朝廷裡,也顯得有話語權一些。
當然,這些宗親未必忠誠--州牧制度就是在劉焉的力主下恢復的,然後自己佔據了號稱”有天子氣”的益州,然後讓張魯佔據漢中,堵塞進攻道路;獻帝之前下詔勤王,劉表近在咫尺,卻不聞不問;劉繇也許忠誠一些,然而他現在在江東快被孫策打成狗了,完全沒有能力來勤王。
仔細看一看,還真只有劉備最靠得住。
而王易現在是劉備身邊的謀主,這個時候,當然也不能強行把王易留在自己身邊。
“朕不能阻隔父子人倫,但願日後還有與愛卿相見之日。”獻帝道。
王易再次大禮參拜,然後退出。
“賢侄要離去了?”王易去見曹操的時候,這一代梟雄眯著眼睛問了一句。
“正是,還請曹公諒解。”王易笑道。
“甚好,汝父接下來節制徐荊揚三州,還得好好經營,不要辜負朝廷恩德啊。”曹操點點頭道。
“那是自然,曹公奉迎天子,亦有大功,回去之後,我父會上表給曹公請功的。”王易道。
“為朝廷效力,又哪裡顧得上計較個人功業呢。”曹操哈哈地笑了起來。
“那是自然,然則朝廷的威儀,也要從酬勞有功之臣開始啊。”王易正色道。
“生子當如劉明世也!”曹操突然就感嘆了一句。
“曹公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