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這話說得很誠懇,在場的也都沒覺得他是故意嘲諷孫策,畢竟現在看來,劉備軍要是下江南,那真就可能是摧枯拉朽一般!
這和歷史上赤壁之戰還不一樣,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的人馬也許,然而東吳完全的佔據了長江天險,有水軍之利,最重要的是,他們內部就算不穩,可是至少表面上,他們是鐵板一塊!
就算文官都要投降,可是開始打仗之後,張昭為首的這些文官們,可沒一個拖後腿的。
劉備軍要是下江南的話,至少在三個方面,要比當時的曹操軍更有優勢。
劉備的部下不會全部都是北方人,江淮之間的這些士卒,在江南之地,不存在水土不服--就好像現代,一個北方人來南方可能會水土不服,可是你能想象一個安徽人去了江蘇,會水土不服嗎?
其次,劉備軍現在已經佔據了石頭城,在江南有落腳的地方,他的步兵大隊,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青徐之地的悍卒,在平地上的戰力,還是比江南士兵要出色—點的。
最後,江南現在不是鐵板一塊,反而是好幾股勢力佔據,孫策的勢力,只不過是最大的一股罷了。
“只有戰死的孫家兒郎,沒有投降的孫家兒郎。”孫策冷然道。
“好,我就知道伯符兄會這麼說,戰場上,刀劍無眼,如果是在戰場上喪命,我想大家都無話可說,可是如果王易能將伯符兄逼到走投無路的局面的話,那麼伯符兄是否願意為了天下,而協助我們,匡扶漢室呢?文臺將軍當年討伐董卓,可不是為了一己之私!”王易道。
“如果你真能把我逼到那一步,那我為你麾下將領又如何?可是如果我在戰場上有機會取你的性命,我是不會手軟的!”孫策大聲道。
“伯符兄可千萬不要手軟!戰場上,各安天命!如果伯符兄有本事能把王易逼到走投無路的話,王易也願意為伯符兄的馬前卒!”王易哈哈大笑起來。
“行,君子一言!”孫策伸出手去。
“駟馬難追!”王易同樣伸出手,和孫策擊掌。
這叫”擊掌為誓”,尤其是在有人見證的情況下,那基本上沒人會食言的。
“伯符兄,我會以我平生所學,來協助你!”周瑜也大笑了起來:“少使君,如果你能夠把我和伯符都逼到那個地步,那周瑜在你帳下為將,又有何難?”
“公瑾此言,正合我意。江南之地,固然多俊傑,可是最出色的三人,都在這庭院裡了!王易平江南,不是想將江南的俊傑全部一網打盡,而是希望江南的俊傑們也能與我一同,去匡扶漢室啊!”王易哈哈大笑了起來。
“三人?”董襲嘀咕了一聲,然後連連擺手:“我可不敢和主公相提並論。”
“元代將軍固然勇猛,可是我說的可不是將軍,而是子敬先生。”王易笑道。
魯肅一愣,然後同樣擺手:“公瑾兄與明漢將軍都是一時俊彥,魯肅何德何能,能與二位並列。”
“就運算元敬兄謙虛,王易也不會把子敬兄的謙虛當真。子敬兄允文允武,腹有良謀,目光遠大,還希望子敬兄能夠加入我軍,水軍大都督一職,虛位以待。當然,組建水軍並非一日之功,接下來在江南,用到水軍的地方也不多,子敬兄不需要擔心與公瑾兄伯符兄在戰場上相遇。”王易道。
“我來此,就是想請子敬兄與我一同下江南的!不過我也不會勉強子敬兄,如子敬兄願意為少使君效力,那某也不會阻擋,將來就算戰場相遇,也是平常。”周瑜大氣的道。
魯肅嘆了一口氣。
六個人的眼光,此刻都在魯肅身上。
這就是搶人才了。
很明顯,雙方都非常重視,不然也不會是王易和孫策親自來請,周瑜和魯肅關係更好,王易也拿來了劉曄的信,可是實際上這些都是虛的,魯肅不會因為友情,就定下自己未來的道路。
這幾天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關係到他的將來,可馬虎不得。
魯肅一直在猶豫,就是因為他覺得孫策很難得到江南大族的支援,所以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