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王易這個時候,真的是非常生氣,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氣。
之前在石頭城的時候,看到前後居然有數萬饑民逃來,他就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了,畢竟丹陽這地兒,水網縱橫,就算大旱,民眾多少也還有點活路的,而且夏糧收割不久,老百姓手裡也應該有點糧食,怎麼就會出現大規模的饑荒呢?
整個丹陽郡人口不下百萬,可是在丹陽北部的,無非就是不到四十萬人而已,現在就有差不多五萬人跑去了石頭城,也就是整個丹陽北部的八分之一的人口缺乏糧食而逃荒,這是什麼概念?
而看到秣陵城裡的守軍之後,王易就確定了。
雷薄和陳蘭,一定是收繳了所有能夠收繳的糧食,這才要固守秣陵,要守到王易軍糧盡而退--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自信?要知道劉備手裡可不缺糧食,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丹陽北部的百姓們,手裡已經沒有了糧食!
從石頭城到秣陵城,這一路沒看到饑民,是因為這一路的饑民已經都跑去石頭城了,得到了劉備軍的照顧。
“先紮營,接下來,我們要好好的盤算一下。”王易對徐庶道。
徐庶點了點頭。
五萬大軍要紮下營盤,當然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而王易則是叫上了所有的將領,開了個小會。
“一直以來,我帶兵希望做的事情,是征戰疆場,斬將奪旗,奈何到現在為止,我帶兵一直做的事情,都是接濟饑民,安撫一方,也真是無奈啊……”王易苦笑道。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少使君的仁義之名,才傳遍了整個天下。”徐庶道。
他這話倒不是拍馬屁,王易迄今為止沒怎麼正兒八經帶兵打過仗,可是他乾的那些事兒,卻堪稱活人無數。
如果按照軍功算的話,他的軍功很少,可是劉備治下現在能夠擁有這麼多的民眾與士卒,王易卻功不可沒。
現在劉備治下的人口,不下五百萬,雖然現在牽扯了劉備軍太多的糧草與其他資源,可是一旦這些人穩定下來,劉備就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兵源!
要知道,曹操治下,現在也不過三百萬人,除了袁紹治下現在人口比劉備多之外,大概只有劉表治下人口要多一些,那也是因為太多的人從北方逃過來的原因而已。
王易做的事情,很多人也許都忽略過去了,可是徐庶這樣的天下智者眼裡,這些事情,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丹陽數十萬民眾,一旦缺了糧食,那就將是餓殍遍野。我建議分兵去佔據各縣城,然後以縣城為基礎,招納流民,讓他們疏通河道,修築城牆。諸葛子瑜在淮南的以工代賑之法,非常有用,分兵佔據這些縣城的時候,記得多派一些文士過去,協助治理地方,把這個冬天熬過去,就好了。”徐庶道。
王易點了點頭,丹陽南部也就那麼幾個縣城,以縣城為核心,能救多少人,是多少人。
而江寧江乘這兩個地方又更有優勢,挨著長江,可以從徐州直接運糧食過來。
當下王易立即開始分撥了。
關羽率八千人,去取句容,句容挨著吳郡的丹徒曲阿兩地,是吳郡進入丹陽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丹陽進攻吳郡的橋頭堡,這種地方至關重要,就算沒什麼防守的力量,也得關羽這種名將前去鎮守。
周倉與徐盛各率三千人,分別去取江乘與江寧,取下這兩個地方之後,修建碼頭,和對岸取得聯絡,獲得糧草。
裴元紹率三千人,去取湖熟,作為丹陽南部這幾個縣城的中轉站,裴元紹此人能力不算特別出色,可是辦事卻一根筋,讓他做這種單純而簡單的事情,他就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