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巢湖這裡,也都種上了早禾,少使君的鞭策,當真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啊。”
看著巢湖旁邊的良田中,占城稻已經都開始生長了,喬蕤不由得感嘆了一聲。
占城稻這個名字,沒有被王易用,因為現在占城有沒有,還是個問題呢,和冬小麥比起來,占城稻播種的時間早,收割的時間短,王易就直接起了個”早禾”的名字,當下就被所有人接受了。
看著大拍王易馬屁的喬蕤,徐盛撇了撇嘴,這段時間王易帶著人在淮南四處遊蕩,帶的就是老幾位,那十名親兵,加上徐盛,然後再加上一個徐庶,一開始太史慈和徐晃都覺得不太穩妥,因為兵力顯得有點弱,結果王易提著一杆槍就先後和徐晃還有太史慈大戰了一百回合,展現出了自己極高的戰鬥水準。
對此徐晃還好,太史慈卻無比的吃驚,他可是記得才認識王易的時候,王易比一個尋常計程車兵都不會強到哪裡去,而現在呢?不說萬人敵,也是難得的猛將了!
對此王易一概推給”光武厚賜”,太史慈也只能相信,畢竟這才多長時間,劉銘的個人武力簡直就是突飛猛進,這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想象,只能往神靈方面去推了。
這樣的一個猛將,帶著人四處溜達,會有什麼危險?
要知道他們一行人,都身穿徐州巧匠精心打造的鎖子甲與頭盔,輕巧的同時防禦力也超強,加上一人雙馬,長短兵器配合,還人手一具威力強大的連弩,就算碰上數百人的馬賊,只怕也能夠戰勝對方。
而王易習慣到處跑去體察民情,這種事情,沒人能說他做得不對。
不過讓徐盛有些奇怪的就是,帶上自己是理所當然的,帶上徐庶也正常,畢竟在處理政務方面,徐庶的水平一般,卻更擅長指揮作戰,現在淮南的政務有孫乾和徐州來的一批士子,徐庶也就閒下來了。
可是帶著這個幹別的也不行,就喜歡沒事拍馬屁的喬蕤,王易是為了什麼呢?
難道少使君還是喜歡拍馬屁這一套?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看來自己得想辦法勸一勸少使君,讓他不要沉迷於溜鬚拍馬這種事情啊。
忠直地徐盛在心裡想著。
“淮南之地,沒什麼士族了,豪強也因為之前劉子揚的策略,現在都老實得很,所以我在汝南和徐州的政策,才能夠順利地推行下去。喬將軍,你覺得我們的這種政策,在廬江,有可能推行下去嗎?”王易看著喬蕤,然後問了一句。
喬蕤沉默了。
他本來可以不假思索地就回答的,來討得王易的歡心,可是他心裡清楚,那樣的話,對王易並沒有什麼用處。
這是一個很清醒的年輕人,別看他才剛剛十五歲,可是他的頭腦,比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要清楚。
袁術的勢力是很龐大的,然而現在卻只能在安豐苟延殘喘,他的勢力會衰敗下去,原因有很多,可是最大的因素,確實因為這個少年。
巧用連環,消滅張勳和自己的七萬大軍。
囤兵汝南,偷襲壽春,讓袁術的十萬大軍,就那麼崩潰了。
這一系列的手段,展現出了在這個亂世中,智謀和戰略要勝過武力的真理。
前後接近二十萬大軍,那是多麼龐大的力量,就算站著讓劉備軍來抓,以劉備軍當時那麼區區數萬人,累死他們,都未必抓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