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樣,才讓許攸感到了嚴重的危機。
路線之爭,因為袁紹自己的選擇,已經沒有衝突了,可是接下來的衝突,就在眼前。
那當然是奪嫡之爭。
這可比路線鬥爭更可怕,赤裸裸的就是站隊了。
你是站長子袁譚,還是站幼子袁尚。
袁紹三個兒子裡,有資格爭奪的,也就這倆了,二子袁熙體弱多病,是沒法繼承家業的,他也不被袁紹所喜歡,也不被文武所支援,所以一貫都是比較老實。
袁譚年紀比較大,現在已經二十多快三十歲了,袁尚則還不到二十,理論上袁譚的優勢是很大的,又是長子,又是嫡子,可是奈何袁紹自己更喜歡袁尚這個幼子,而且之前袁紹曾經將袁譚過繼給已經亡故又沒有孩子的兄長袁基為繼子,所以嚴格來說,已經不算是袁紹這一支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袁紹本人的態度,似乎是偏向袁尚的。
雖然袁紹諸子之中,袁譚是最早被放出去獨鎮一方的,可是他現在卻只是青州刺史,同時只佔據了青州的一半地方,和被袁紹封為幽州刺史的二子袁熙,幷州刺史的外甥高幹比起來,都要差了一些。
袁尚雖然沒有外放,可是袁紹將他放在自己身邊,各種政務都是早早地讓他參與,同時也放任他接觸自己身邊的這些重臣……這是為了啥?還不是為了讓袁尚能夠更好地接位麼。
作為幼子,袁尚天然和袁譚爭鋒的時候就處於弱勢,如果不是想讓袁尚接位,袁紹也未必會搞這麼多的事。
而現在冀州派的人,至少審配已經是公然地站在袁尚那一邊了,每天和袁尚共同出入,為他出謀劃策什麼的,不過也正常,作為冀州派裡現在最不受寵的一個,審配雖然也是個忠直剛正的人,卻也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一下了,更何況這是袁紹想要做的事情,他提前投資,也可以得到袁紹的歡心。
田豐沮授這兩個舉足輕重的倒沒有表態,作為士大夫,他們是反對廢長立幼的,可是對於他們這些冀州人來說,對冀州更親厚的袁尚接任,當然比和豫州親
厚的袁譚接任來得更好一些。
在奪嫡這樣的事情上,袁尚已經得到了審配的投靠,同時得到了張郃高覽的善意,同時因為袁尚和袁熙關係良好,袁熙又是幽州刺史,鞠義和鮮于輔等幽州派也更偏向袁尚一些,田豐沮授兩個重量級角色雖然沒有發話,可是隻要他們不旗幟鮮明地反對,就算是支援了。
穩住了冀州派,袁尚接下來要幹什麼,以許攸的智慧,簡直是隨便想想就能知道。
那當然是對付豫州派了!
打壓一部分,讓豫州派的這些人知道自己的手段,然後分化拉攏一部分,得到的支援。
這是很正常的手段。
可是雖然知道,許攸卻毫無辦法。
原因很簡單,袁尚借用袁紹的手段來打擊豫州派的話,那豫州派根本就沒有反擊的力量。
而對什麼人下手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