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一箭三雕

袁紹最終還是答應了許攸的全部要求。

袁紹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這也算是許攸的自保之法,遠離鄴城,然後去青州袁譚那裡,自然能夠保住性命,而且他在外面,家族親屬都在鄴城,相互之間,也算是各自都能夠有著好的保障。

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也還算不錯。

要知道袁紹現在的想法已經有些變化了。

這兩年休養生息下來,他治下的實力,可謂是肉眼可見一斑的膨脹了起來,糧食堆積如山,從草原上換來的馬匹和招募的騎兵也是日益增多,依靠河北平原上的鐵礦打造出來的器械同樣是堆積如山,足夠支撐他已經膨脹到超過五十萬的大軍,兩年打仗所消耗的。

而且每過一天,糧食、騎兵和軍械,都在不斷地增長。

冀州、幽州、幷州,安定下來之後,創造的財富,確實太可怕了。

這足以證明當時冀州派的看法是正確的。

相比起來,豫州派雖然和袁紹個人的關係更加的良好,在戰略和人品上,就顯得有些差了。

郭圖和逢紀,一直在沒事說沮授田豐的壞話,這種壞話說多了,反而讓袁紹對他們產生了厭惡的情緒--看人沮授田豐這些年幫我做了多少事,怎麼就在你們嘴裡顯得一無是處呢?這樣豈不是變相說我不會用人嗎?

辛評兩兄弟好點,卻也在別的地方沒有展現出什麼突出的才能。

許攸和他的關係最好,可是縱容家人在鄴城搶錢搶良田也做得過分了,鄴城不少大家族和大地主都是有能力在他面前訴苦的。

淳于瓊沒事就喝酒,倒算是最讓他省心的。

顏良文丑兩個,因為帶兵少,所以也比較嫉妒張郃高覽他們,有事沒事就要衝突一下。

袁紹現在已經看清楚了,再積攢一兩年的財富,那再平推下去,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很難是自己的對手了,在那之前,反而是內部要理順一下,不能讓一些人在關鍵的時候拖後腿。

這樣一看的話,許攸主動請纓要帶著顏良文丑去青州,倒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許攸走了,不在鄴城礙眼,袁尚和審配就沒必要一定要對付他,他的家人也得以保全,而且沒了許攸在鄴城,他那些家族的人也沒那麼囂張,自然就會收斂許多。

顏良文丑去青州,起碼不會在冀州繼續和張郃他們過不去,說是河北四庭柱,其實分成兩派這種事情就讓人覺得很麻煩了。

更何況到時候要出兵的話,幷州高幹那裡會聯合鮮于輔等人一同出兵,顏良文丑就可以在袁譚的麾下,從青州出兵,自己率領冀州大軍中路突進,三路齊發,看他曹阿瞞能不能抵擋住我的千軍萬馬!

就算在青州不出兵,起碼也能牽制住劉備的人馬,有顏良文丑兩員上將在,就算和關羽張飛,也能有一拼了吧?

再說了,袁譚畢竟是他的兒子,雖然現在不太被他所喜歡,可是再怎麼說也是親生骨肉,給他一些兵力和支援他的文臣武將,也有點立足之地。

至於將來內部會不會出問題,袁紹自信只要自己活著,就還壓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