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雖然也是泰山賊,不過和臧霸差不多,屬於地方豪強出身,和孫觀昌稀這種平民出身的不太一樣,從小也是念過書,學過兵法的。
所以他當然清楚,所謂的要道上的城池,並不是一定繞不過去--實際上除了函谷關、劍閣、陽平關等等這些極其稀少的,沒法繞過去的雄關之外,其他所有的重要城池,要繞過去,都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關鍵是,沒人敢繞過去。
打仗不是有人就行,士兵要吃飯,沒有飯,就會一鬨而散。
如果城池不打,繞過去,那麼就意味著你的糧道將會從城池旁邊過,城池裡的兵馬,可以肆無忌憚地襲擊你的糧道,你能派多少人運糧?
東武就是這樣的要道。
周邊確實很多可以繞過去的地方,甚至濰水都是從東武穿城而過,然後往北入海--從東武這裡順水而上,就能夠到達都昌。
可是從這裡繞過去,後面的補給不要了?
就在吳敦想不明白的時候,孫策的前軍已經過了個乾乾淨淨,沒過多久,劉銘的中軍也同樣地越過了東吳。
這讓吳敦又看不明白了。
因為王易的中軍速度也很快,人人都是雙馬,可是徐州那裡,有這麼多騎兵嗎?
明面上他們的騎兵可是隻有一萬啊,可是之前的先鋒過去,就有一萬了!
現在這又是好幾萬!
王易的中軍還沒過完,黃蓋的後軍就來了。
這看著就比較像運輸隊了,雖然只有一萬人,可是隊伍卻龐大了很多,無數大車拉著,車上裝的都是輜重,吳敦有心想要出城襲擊一下,可是王易的中軍可是有一部分留了下來,正在那裡虎視眈眈呢,猶豫了一下之後,吳敦決定放他們
過去。
反正切斷他們的後路就行了。
然後他就在城牆上遠遠的看到,黃蓋的後軍紛紛來到了濰水邊,然後從車底拉出一片片的竹排,這些竹排都是捆好了的,幾個竹排再連在一起,就成了足夠承載的大竹排,後軍計程車兵們一陣忙乎,將車上的糧食什麼的都搬運到了竹排上面,然後不少士兵都上了竹排,開始用撐杆推著竹排前進……
順水而下,竹排下得也很快。
“讓他們過去,接下來切斷他們的迴路就行了!”吳敦對手下道。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放王易這五萬人進青州又能怎樣?現在袁譚的人馬和泰山賊已經聯手起來了,那是足足十餘萬的大軍,足夠將這些人困死在青州!
透過剛才的觀察,吳敦看出來,王易軍運送的這些糧食,大概也就夠他們計程車兵吃半個月的,加上呂布的敗兵,能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