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諸葛亮一點失態的樣子都沒有,劉表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年輕人的養氣功夫,要知道就算是再天縱奇才的人,年紀輕輕的時候,總是容易有些浮躁的,可是這一點,在諸葛亮身上,卻一點都沒有感受到。
“將軍過獎了。我和士元確實有深交,對騾騎將軍治下,也一直有著好奇和嚮往的地方。然則亮從徐州來荊州,數年時間內,深受鎮南將軍庇護,才能夠安心在鹿門學習。此等恩情,若不先報答,又怎麼能夠安心離開呢。”諸葛亮正容道。
“龐士元也是如此,為何他卻去了揚州?”劉表哼了一聲。
“士元和亮的情況……不一樣。他雖然去了揚州,然而龐家還在襄陽,報答鎮南將軍的恩德,有家人在,就足夠了。而亮呢?孑然一身,只有幼弟在側,醜妻在堂。若是前往了揚州,又如何能夠報答鎮南將軍呢?更何況亮之長兄已經在揚州了,亮就算要去,也得先報答鎮南將軍才行。”
諸葛亮如此坦蕩的一說,劉表反而覺得這不是虛言。
實際上,這也是現在士林之中,容易獲得最高聲譽的做法。
一碼歸一碼。
“所以亮雖然入了鎮南將軍府,卻並不想在鎮南將軍麾下任職,只當一個清客罷了,鎮南將軍若有什麼為難之處,大可與亮說一說,亮只要是有主意的,必定會盡力而為。”諸葛亮拱了拱手,誠懇的道。
劉表看著諸葛亮,心裡卻在琢磨著。
對荊州當地計程車族來說,雖然諸葛亮已經和荊州士族的最高層建立了聯絡,他的兩個姐姐,分別嫁給了蒯家和龐家的子弟,自己娶的是黃家的小姐,已經是很好地融入了荊州當地。
然而實際上,他還是一個外人。
他在荊州,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勢力的,雖然躬耕於南陽也不至於,然而他的關係網,卻是依附在荊州士族上,卻又獨立於荊州士族之外,相對來說,身家清白得多。
和其他那些名士比起來,他的根基,反而是在揚州,在他大哥諸葛瑾那裡。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比荊州的其他人要更值得信任一些。
“孤虎踞荊襄之地,又能有什麼為難之處呢?”劉表哈哈笑了起來。
“州牧大人自然是沒什麼為難之處,然而兩位公子之間,卻有為難之處吧。”諸葛亮笑了起來。
劉表神色一動。
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雖然劉琦和劉琮是親兄弟,劉琮並不是什麼後妻蔡氏所生,然而劉琦現在已經成年了,劉琮還只有十歲,蔡氏更喜歡劉琮,而厭惡劉琦,一直在劉表耳邊說劉琦的壞話。
劉表當然沒到老糊塗的地步,他也知道蔡氏的目的是什麼--無非就是看自己年紀大了,萬一某天沒了,是年紀小又和蔡氏親近的劉琮好控制,還是已經成年,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劉琦好控制呢?
然而他就算知道這一點,也沒法做太多的事情,荊州現在大部分的權力已經掌握在蒯家和蔡家的手中,雖然蒯越和蔡瑁之間似乎不和,可是對於他們這些關係盤根錯節計程車族來說,就算不和,也是內部矛盾--歷史上曹操南下,蔡瑁力主投降,蒯家可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
所以就算是沒表態的蒯家,多半也是傾向劉琮的。
然而廢長立幼,從來都是取亂之道,劉表很清楚這一點,同時劉琦是他的長子,從小就像劉表,劉表素來都很疼愛他,又怎麼可能做出對自己兒子不好的事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