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輝煌之宮殿,多少民脂民膏啊。”
站在袁術”皇宮”外面,劉備忍不住感嘆了一聲。
呂布則是無趣地看了劉備一眼,心想這麼好的宮殿,換了老子,先住兩天再說……
王易此刻卻和諸葛瑾在後面聊著天,劉備這次帶來的都是老熟人,也就這個隨軍參謀諸葛瑾是陌生面孔,以出名禮賢下士的王易來說,當然要上去聊兩句。
當然,沒有人知道,王易完全是衝著諸葛瑾那個弟弟去聊的。
“子瑜先生,沒想到子瑜先生會投入我父門下,真是讓王易由衷的歡喜啊。”
聽到王易這麼說,諸葛瑾也挺意外的,因為他這人長得不咋地--有著一張長臉,這種臉在這個時候的審美里,還是有點非主流的,不然也不會被人嘲笑,後來孫權有一次喝多了,還牽頭驢來,給驢臉上貼張紙”諸葛子瑜”,那時候諸葛瑾可是東吳的重臣 ……也就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機靈,在下面加了”之驢”兩個字,反而變成了一段美談,還白撈一頭驢。
所以一直以來,被人詫異相貌,諸葛瑾也習慣了,他脾氣好,雖然胸有錦繡,也不喜歡和人一般見識。
然而王易卻絲臺不詫異他的面相,而是毫無異常地和他攀談,也不由得不讓諸葛瑾非常得舒坦。
當然,這對王易來說,這算什麼?現代什麼人沒見過?別說臉長的,臉是八角形的他都見過……
要知道現代人脆弱,就算在網路上評價某人不夠好看,都也許會被噴成”以貌取人的樂色”,王易早就學會看到什麼奇形怪狀的人都面不改色地和他攀談的本事了。
大受感動的諸葛瑾把自己的什麼都倒出來了,包括父親早亡,自己一個人支援在琅琅的祖業,兩個弟弟則跟著叔父諸葛玄去了荊州,很久沒見,甚是想念 ……
“原來諸葛亮那麼早就去了荊州啊,那些小說裡說什麼諸葛亮見過曹操的屠殺和劉備軍的救援,才義無反顧地投到劉備帳下,果然是胡扯啊 ……”
王易在心裡想著,和諸葛瑾又熱情地攀談了幾下,就走開了。
現在諸葛亮還小,學習得也不夠,還是讓他在荊州多待一段時間吧。
諸葛亮在荊州可不是什麼躬耕,而是一邊學習,一邊接觸天下的大事,從中不斷的推演,真以為他在隆中高臥,不管天下,結果一出山就什麼都知道?
實際上他在隆中的時候,先是在司馬徽和龐德公的門下先後求學,這兩個都是著名的大儒,為他打好了各種基礎,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在隆中不假,可是他老婆黃月英的母親,是蔡諷的女兒,蔡瑁是他母親的兄弟,還是劉表的小舅子--透過黃家,諸葛亮早就進入了荊州上層的那個圈子。
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則是分別嫁給了蒯家和龐家的子弟,他本人又和馬家的馬良、向家的向郎交好,荊州的家族說穿了,都是親戚,不管是後來的劉表一家,還是蔡家蒯家龐家馬家向家 ……這些荊州上層的家族,基本上都沾親帶故。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怎麼可能缺少接觸天下大事的機會,實際上各種訊息他都知道,然後才能夠對天下的情況有著清晰的推演,從而一出山就為劉備指明瞭戰略方向,成就了劉備的季漢基業。
對這樣的人才,還是讓他慢慢地成長吧,王易不覺得這有什麼好急的,更何況經略江南之後,下一步,就得是荊州了 ……
“吾兒,來給平東將軍說一說,此次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