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諸葛亮的政治能力,當然看得出來,劉備現在治下的體系,是一個相當長久治安的體系。
在這樣的體系下,能夠最終走到高位的,絕不是庸才,可是也沒有可能獨攬大權了。
軍權收歸到上位者手裡,軍事和政治分開,這意味著在未來,文武的界限會很明顯,你選擇執政,就會失去軍權,你選擇帶兵,就會失去對國家政策制定的話語權。
再出色的人都不行。
而在這樣的制度下,哪怕皇帝是個庸才,他的權力也不會架空,同時可以很好的放心去用那些人才。
從政治體制上來說,幾乎達到了一種巔峰了。
對皇權來說是巔峰,可是對臣子來說……在這樣的體制之下,還會出現整個帝國最重要的那個人嗎?很難。
因為權力是分散的。
現在劉備集團,地方上的權力,雖然是一把手負責制,可是一把手,也就是地方上的太守、縣令這些,卻是直接對上面負責的。
等太守一級再往上,就是劉備的騾騎將軍府了。
騾騎將軍府裡,掌握最高權力的,是劉備,而在劉備之下,並沒有一個集中權力的。
劉曄、徐庶、龐統……這些人,都算是劉備的幕僚。
他們的級別也很高,除了龐統初來乍到之外,劉曄和徐庶的官位都是兩千石,一個是左軍師將軍,一個是右軍師將軍。
他們會負責幫助劉備出謀劃策,制定政治與方針,什麼都幹,可是最後做主的,還是劉備。
實際上就等於劉備把自己的權力都分散出去了,然而工作的權力分散出去,最終做決定的權力,則在劉備的手裡。
這是一種極其精妙的做法。
事兒下面的人擔了,最終的決定是上位者來做。
諸葛亮都不用思考太多,只要把現在騾騎將軍府做事的方式,往朝堂上一套,那就是一個小型的有著新式政體的朝堂。
天子高居在上,掌握最高的權力,天下計程車卒精兵,都是掌握在天子手中的,所以他可以大膽地放權,將權力下放到朝堂的那些重臣身上去。
重臣負責理政,和軍權分割開來,就算有了權臣,也不會威脅到皇室的地位。
而將騾騎將軍府的規模縮小,那麼就和每個太守府,每個縣衙,那也是一模一樣的。
天子就等於騾騎將軍等於太守等於縣令。
三公九卿就等於騾騎將軍府上的幕僚們等於太守佐官等於縣令佐官。
從上到下,森嚴而順利運轉的體系,就這樣建立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政治體系,也是一個嚴密的,可以良好運轉的體系。
在這樣的體系之下,自己就算是天縱之才,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