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得多狠啊。
“陛下,臣身負尚書檯重任,不得輕動,曹司空又在前線禦敵,只怕難以離開許都,還是令選賢能吧。”荀彧回答道。
“朕此刻心亂如麻,無法思索,還請荀卿代我想一想。”天子虛弱的道。
聽到天子這麼說,荀彧就更放心了一些,不過現在他認為可靠的人,都是有用的--說句不好聽的,現在能夠派出去做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的人,也就朝廷裡那些專門用來裝點門面的大儒們了。
以前這樣的人不少,然而最近十幾年亂世,不少人都被害或者逝世,比如盧植已經病逝了,黃琬協助王允誅殺董卓之後,就被李郭所殺害,馬日碑去淮南求袁術奉迎天子,反而被袁術軟禁,鬱鬱而終 ……
現在朝廷裡能裝點門面的,也就那幾個人了。
“太常楊彪,四世三公,名滿天下,可代表朝廷。”荀彧道。
天子微微點頭,表示同意這個人選。
“將作大匠孔融,聖人之後,儒林宗師,可代表士林。”荀殘再次道。
天子再次點頭,這個人選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荀彧接下來思考了很久,他知道只有一個人選可以代表皇室了--可憐現在朝堂上,一個漢室宗親都沒了 ……
可是那個人放出去,真的可以嗎?
荀彧就在猶豫這個。
不過也沒辦法了。
所以荀殘只能嘆口氣,然後道:“衛將軍董承,位高權重,又是國丈,可代表皇室。”
天子遲疑道:“國丈伏完是不是更合適?”
“伏國丈雖然是皇后之父,然而官職較低,只怕沒法代表皇室,只有衛將軍最合適。衛將軍乃董太后之族侄,董家兩代服侍皇室,再合適不過了。”
荀彧或者是平心之論,代替天子去還願,這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夠做的,他說的這三個人,毫無疑問是最合適的。
天子微微點頭:“那就依荀令君的意思。”
荀彧點了點頭,話已經說了,再猶豫就沒什麼意思,大不了派人好好的監視一下董承,也就是了。
當下朝廷就開始動了起來。
雖然現在朝廷沒什麼威儀,可是這種事情動起來,倒是很快的,沒兩天,楊彪、孔融,加上一個董承,他們就浩浩蕩蕩地準備出發了。
出發的時候,荀彧得到訊息,董承是一個人出發的,就帶了幾個下人,家人一個沒帶,和楊彪孔融一樣,這讓荀殘也只能放下心來。
人家人都不帶,應該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