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易提出的這些要求,張燕和他麾下的將領,其實還算是很滿意的。
殺人放火受招安,不就是為了高官厚祿嗎?
他們跟著張燕這麼久,也知道,光是靠打家劫舍,在亂世才起來的時候,也許能佔不小的便宜,可是在天下逐漸穩定之後,沒有人會容忍他們繼續打家劫舍的。
所以之前他們投入了袁紹麾下,洗白了自己的經歷,而現在,有個機會投入劉備的麾下,首領得到了榮華富貴,士卒得到了穩定的前途,家屬也不會再擔驚受怕,這還有什麼不好的?
而王易的條也說得很清楚,對個人的待遇,他不會吝嗇,想要多要兩個爵位都沒問題,可是士卒重新整軍,民眾納入官田的體系,那是絕對沒得談的。
劉備治下,就是這個規矩,這個規矩不能破。
王易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不知足,就是不知趣了。
當下張燕等人相互望了一眼,紛紛離席,然後大禮對王易參拜。
王易也將他們挨個扶了起來,至此,黑山軍算是整個的進入了劉備的體系,當然想要融入進來,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元皓先生和則注先生呢?王易對二位先生早就久仰了,還請張平北帶我去見見他們。”王易對張燕道。
“二位先生,張燕也是極其欽佩的。這次軍中出事,二位先生不願跟著張郃投曹,所以被張燕帶回來了,只不過以二位先生的剛烈,多半不願意背棄舊主,這一點,還望少使君能有所準備。”張燕誠懇的道。
“那是自然。這等大才,就算不為我所用,在地方上也可以教化一方。王易自然不會對他們有什麼動作。”王易回答道。
對王易地回答,張燕倒是相信的,畢竟劉備麾下,那些出仕的名人固然不少,可是不願意出仕的,劉備和王易父子也沒有勉強過,更沒有逼迫宗師士子去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就好像鄭玄,現在在徐州過得非常之舒服,和被袁術囚禁而死的馬日碑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田豐和沮授既然沒有去曹操地盤上,就至少不會去投奔劉備的敵人,以劉備仁義的名聲,當然不會為難他們。
當下張燕就和王易一同,去了城外的黑山軍兵營之中。
張燕等人去安撫黑山軍,告訴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而王易,則在一頂帳篷裡,見到了田豐和沮授。
田豐相貌嚴肅,不怒自威,一看就是剛直之人。
而沮授的相貌清雋許多,沒田豐看起來那麼剛直,相貌俊雅一些。
“二位先生,王易久仰大名。”王易行了一禮,然後道。
“不敢當少使君行禮。”沮授回了一禮。
田豐也同樣回了一禮,他這樣的大儒,就算是性格剛直,在禮節上,是不會廢棄的。
“袁公天下聞名,就算我父與袁公是敵對的,可是也真沒想到,他一世英名,卻死於宵小之手。”王易嘆息道。
田豐沮授沉默不語,袁紹這樣的梟雄,卻死在自己的親信刀下,確實算是死於宵小之手,真的是不光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