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些人糾合起來,他們不怕嗎?也怕的,雖然幽州的大族都比較兇,也比較莽,可是面對天下聞名的王易,他們還是有些害怕的。
只不過,劉備的政策,對於邊關這些已經豪強化計程車族來說,打擊更大。
關內計程車族們,損失的是當官的特權,可是他們的子弟,出色的還是可以透過考核來當官。
而關內的豪強們,也不會被劉備打土豪分田地,只不過劉備擁有的田地產出,地租更少,讓他們沒法從田地上獲得的財富罷了。
考核得官的制度,去掉了士族的特權,卻讓豪強有機會不用跪舔士族就可以當官,同時田地產出的財富沒有以前大,也讓士族可以透過經商來獲得財富。
雖然整體來說,士族和豪強的利益還是被剝奪了不少,然而卻還是得到了其他方面一定程度上的彌補,有損失,不過還在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畢竟和身死族滅比起來,現在的遭遇,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而對於幽州這些集中了士族和豪強特點的家族來說,劉備的政策,對他們就是雙重打擊了。
把他們這些幾乎可以在幽州當地獲得土皇帝地位的家族,等同於了其他普通人,最多地位也就高一點。
這是他們無法容忍的。
再加上他們在邊關老子天下第一習慣了,就更加地不能容忍。
而且和內地那些士族比起來,邊地的這些家族,悍勇一些,可是卻也鄙薄一些。
他們不太看得清大勢,不會像冀州的那些家族一樣,一看到王易拿下了鄴城和南皮,就知道袁紹大勢已去,劉備佔據北方,不是他們這些家族可以對抗的。
而幽州這些家族就覺得,他們要是聯合起來,還是有機會的。
就像閻柔分析的那樣,冀州的各家族不會輕易的臣服,幷州的高幹會議和劉備對抗,再加上他們,還是可以拼一拼的。
甄家送來的糧食,則在某種程度上,堅定了他們的信心。
甄家現在全家都在王易的治下,可是依舊偷偷的冒險給他們送來了糧食--那還不是少量的糧食,而是大量的,足夠他們這些人吃一兩年的糧食!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冀州的各家族,至少有相當的一部分沒有屈服於王易的淫威,不然的話,光憑甄家的實力,就算有這麼多糧食,也沒法輕易地運送到幽州來。
必定有其他的家族在協助甄家運送糧食。
最關鍵的是,有了這麼多的糧食,閻柔給他們出的那個主意,就可以順利地實施了。
幽州的這些家族,或多或少的,和草原上都是有一些聯絡的。
這些年草原上勢力衰敗,沒有什麼力量進犯袁紹大軍駐守下的幽州,反而有不少異族因為過不下去,而到幽州來投軍效命。袁紹也大方地養著他們,讓他們不用拼命就可以當兵吃糧,訊息傳到草原上,願意來投奔的異族不少,草原上鮮卑的威脅已經減少了許多,也有了去漢人那裡當兵的習慣。
之前雖然一口氣被袁紹在官渡坑掉了十萬騎兵,可是對於草原上這些人來說,會不會喪命,他們本來就不是特別的在乎。
所以這次只要有足夠的糧食,那麼這些幽州的大族們,也有著足夠的渠道,從草原上不斷的招募那些騎兵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