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孃家,一早吃過飯,沈開和沈慶拎著禮節往老丈母家走。
今年家裡收成好些,沈老太太一人給提了十斤小米拿了二斤豬肉。沈慶老丈母家遠趕著驢車先將沈開和方春放在蓮花村。
這蓮花村是出了名的美女窩,誰要能娶了這兒的閨女,那都是老有面的一件事兒了。
方家三個閨女一個兒子,方春是老二,上面有了大三歲的姐姐,下面有個大一歲的妹妹,都已經出嫁。
“老二和姑爺回來了?瞧瞧我這大外孫。”
方春抱著孩子走上來:“娘也不稀罕稀罕我,竟稀罕外孫了。”
方老太嗔怪著接過孩子抱著:“你有什麼好稀罕的,全屯子就缺這帶把兒的小小子,家寶,有沒有想姥姥啊?”
沈家寶認生,專心玩著手裡八寶木頭鎖。
沈桃花牽著方老太的衣襬:“姥姥你怎麼不問問我,我想你了,昨天我就等不及要來看你了。”
方老太會心一笑:“哎呀,還是這小丫頭貼心啊,看來再稀罕這小小子,也是白稀罕呢。桃花快進屋,姥姥做了你最愛吃的小酥肉。”
“呦,我當是誰來了,呆在門口這麼大陣仗,也不進屋,原來是二姐回來了呀。”方秋陰陽怪氣的推開門。
方春不想落她口舌,趕緊進了屋,沈開將東西放在地腳。
方老太見女婿提了禮節自然要客套一下。
“你們來都來了,拿什麼東西啊。”
“我聽說,二姐家的糖葫蘆生意可好了,城裡到處都是賣糖葫蘆的。誰要是花錢吃上一串能誇半個月呢,聽說每天能賣個幾百串,一天就能掙幾兩銀子的大買賣啊。”
方雪一聽妹妹家日子過的這般好,又是羨慕又是高興。
“二妹,真有這麼賺錢,那你可是要享福了。”
方春澄清道:“姐姐見笑了,哪有那麼能掙,這糖葫蘆也是有本錢的,一串能掙個一文就不錯了,都是小本生意,閒來無事的瞎折騰。”
“二姐謙虛什麼呀,讓我看看,咱們家的富戶帶了什麼年節上門吧?”方秋說了這麼多,無外乎是想翻一翻她帶了什麼禮節,“呀,怎麼只有米和豬肉啊?”
“娘方才還和我說,你冬日裡拿了十斤棉花回來,還以為你日子過寬裕了,看著禮節還是一如既往的窮酸嗎。”
“方秋!”白天明喊著自己的媳婦,大過年的她這是鬧什麼鬧。
“喊我做什麼?我這不是說的實話,人家當初瞧不上你,嫁了個莊稼閒漢,現在連個像樣的節禮都拿不出,我說她兩句有錯嗎?”
“哎呦,我的姑奶奶大過年的你給我消停話,從小就和你二姐爭高低,嫁了人了你也不能消停兩天?”
方秋笑了笑,極盡得意之色。
“當然能了?我只想讓娘知道知道,我們幾個誰最孝順罷了。”
方春是家裡的老二,她小的時候大姐年幼不懂事,等姐姐懂事了,不跟她搶爹孃了,爹孃又有了妹妹,對她的關注總是比其他孩子少。
所以,她一直在和姐妹們較勁,方雪讓著她,兩個人沒什麼矛盾,反倒是方秋錙銖必較,兩姐妹從小爭到大,後來大姐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