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章 霸佔公主

然後,提議國事重大,應該廣泛聽取大臣們的意見。

因為一個人的建議是單一的,大家的思想是多元話的。

李世民看出了範大福在耍滑頭,也不勉強範大福表達意見。

“範大福,你立刻擬詔,讓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都上一道奏摺。”

“論自古理政得失,並進獻安人理國之方略,這麼多官員總能談出些真知灼見吧!”

李世民吩咐道。

範大福領到李世民的旨意。

封倫得知這個訊息後,對魏徵很是不屑一顧。

一個黃口小兒,也敢妄談國事。

自己還沒有發表看法,魏徵反倒越俎代庖。

而且國家大事,李世民還得依仗著自己做幫柱國老臣們拿主意嗎?

想到這裡封倫向手下,詢問朝中其他大臣們的看法。

“朝臣們多半認為,現在國家戰亂已久,最要緊的是醫補傷漏。”

“魏徵之說,是一副救不了疾病的緩藥。”封倫屬下說道。

“不是緩藥,是畫餅。”封倫回答。

封倫覺得自己是時候,站出來說兩句兒。

以此來彰顯一下,自己的德高望重。

可第二天就遇到了上朝的時候,卻遇到了魏徵這個槓精。

兩個人先是一陣寒暄,接著商討起了治國之事。

兩人就這一問題產生爭論。

魏徵認為天下可以大治,治流氓要從治本開始。

封倫持悲觀態度,認為大亂後不可能大治。

“你前番提出,止住百姓遷徙,要靠天下大治。”

“可是如果不派重兵封堵緝拿,三五年之後人都跑過了,你還能治誰呀?”

“說的重一點,這不是白日囈語嗎?”封倫嘲笑魏徵。

“你!”

兩個人吵的不可開交,最後的結局,只能是不歡而散。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李世民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朝中掀起一場大的爭論。

從而漸漸形成人人敢言的輿論風氣。

在李世民的直接推動下,關於大唐朝未來的爭論。

很快深入到整個朝廷。

官員們都站出來,各抒己見。

經過廣泛的聽取意見,李世民最終接受了魏徵的觀點,做出了天下可以大治的判斷。

並以此為據,制定了扶民以靜的國策。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