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章 信仰

書接上集。程咬金繼續講故事。

得此緣由後,梁武帝即與寶誌禪師一起以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陀羅尼施食法為核心,花了將近三年時間製成水陸儀文。

儀文製成後,梁武帝首先在宮內設立道場,於佛前不點燈燭,手捧儀文,向佛虔誠發願:“若此水陸儀文能資助六道,廣度有情,燈燭不點自明;否則,燈燭晦暗如初。謹啟。”

梁武帝發願之後,便在佛前行禮拜。

剛一拜下,殿堂之內,頃刻之間,燈燭自然通明,光耀如晝;再次禮拜,整座宮殿有些晃動,出現安祥訊號;三拜完畢,天空居然飄下香花,示現少見祥瑞。

由此,梁武帝信心大進,更加堅定不移。

於是,當時農曆的二月十五日,在鎮州金山寺,舉行了佛教歷史上第一次水陸法會。

梁武帝親臨地席,令著名的僧祐律師宣讀儀文。

年代約在梁天監四年,一說在天監七年。

自是,水陸法會就在國內流傳開來,並發展成為佛教寺院裡最為隆重的佛事活動。

梁武帝之後,水陸儀文由於經歷周、隋戰亂而逐漸失傳。

直到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法海寺的英禪師在夢中得到異人指點,醒後在大覺寺內的一位僧人義濟那裡,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陸儀文原本,遂再興法會於山北寺。

從此,水陸法會又得以重新風行海內。

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為漢傳佛教寺院人數最多、規模最大、型別最全的殊勝法會,全稱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

相傳梁武帝蕭衍曾夜夢神僧告之”四生六道,受苦無量,惟啟建水陸無遮大法會撥濟之,即能脫苦”。

梁武帝便披覽經論,建平等施食之意,望十方六道眾生悉皆度化。

因其普供十方諸佛賢聖,無遮無礙,故有無量功德利益,無上福慧善因,除了施食以外,又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得法水滋潤,藉此廣結善緣,共成佛道,因此功德最為殊勝。

水陸空法會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其中外壇有華嚴、法華、楞嚴等八個壇場。內壇是整個法會的中心。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程咬金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程咬金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程咬金講的故事,玄奘法師最愛聽,因為程咬金比玄奘法師講得生動有趣,其他人也很是愛聽啊!

故事還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時期。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君主帝王芸芸。

除了歷史上的三武一宗滅法事件外,沒有哪個君王不尊佛崇道。

並且,有不少的帝王在推動促進佛道的興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皇帝梁武帝蕭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48年,壽86歲,是秦始皇以來華夏國曆史上第二長壽皇帝。

蕭衍是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專的帝王。

資治通鑑說梁武帝“博學能文,陰陽、卡籃、騎射、聲律、草隸、圍棋元不精妙。”

而其天生就具備的文采和軍事才能,在他7、8歲時就給他帶來了顯赫的聲譽。

蕭衍在佛教盛行的歷史上,作用極大。

他不但自己勤修不輟,還熱衷於弘揚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