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六篇 強氏宗祠

強氏宗祠

“你知道今天是中元節嗎?”學生強子東躺在床上打著遊戲,輕聲說道。“不知道,我整天忙著學習,哪有時間關心這個。”學生呂新平做著試題,轉過頭回答道。“你知道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嗎?”學生強子東抿了抿嘴唇,說道。“知道,中元節又稱鬼節,是祭祖的節日,我聽長輩們說今晚最好不要出門,即使出門也要結伴而行,因為晚上有孤魂野鬼出沒。”學生呂新平撓著頭皮,低聲說道。“這個我也聽說過,你知道還有哪些節日也是祭祖的節日嗎?”學生強子東伸了伸腿,打了一聲哈欠。“除夕、清明節和重陽節也是祭祖的節日,我去年除夕的下午還和父親去墓地上墳呢?”學生呂新平用手託著下巴,拉了拉被子。“我們除夕下午上完墳後,大年初一還要去家族的宗祠祭祖,你們呢?”學生強子東喝著開水,詢問道。“都一樣,我們大年初一也要去祭拜祖先,每年去宗祠祭祖的至少有五百多人呢?”學生呂新平垂著頭思索著,他的臉頰泛著紅暈。

學生強子東被一陣鬧鈴聲吵醒,他睜開迷濛的眼睛看了看時間是早上七點鐘,今天是大年初一,他要和父親強國峰去強家莊村的強氏宗祠祭祖,於是他急忙穿好衣服,接著刷牙洗臉,最後他走入了熱氣騰騰的廚房,此時母親薑桂麗正在包餃子,父親強國峰正在往灶爐新增柴火,學生強子東走過來和母親薑桂麗包起了餃子,許久之後餃子包好了水也燒開了,母親薑桂麗將餃子下入鍋中,三四分鐘後餃子煮好了,母親薑桂麗將餃子盛入每一個碗中,學生強子東端著香噴噴的餃子來到了餐桌,之後父親強國峰、弟弟強子龍和母親薑桂麗也來到了餐桌,他們吃著餃子聊著家常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半個小時後所有人都吃完了餃子,母親薑桂麗在廚房正刷洗著碗筷,父親強國峰正看著電視,弟弟強子龍正吃著零食,而學生強子東則坐在沙發上休息。九點鐘左右父親強國峰在家裡找來了高香、蠟燭、紙錢和鞭炮,然後去車庫發動了電動三輪車,學生強子東坐上電動三輪車和父親強國峰一起去強氏宗祠祭祖,一路上父親強國峰給學生強子東講起了強姓的起源,他說強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36位,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中排名第206位,人口總數約60萬左右,強姓的起源第一種說法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彊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春秋晚期,衛國的大夫文子曾與孔子的弟子子貢有一段深刻的談話,內容就是衛將軍文子追問子貢:你們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孰為賢也?彊梁就是這位文子的裔孫,其後裔子孫稱彊梁氏,後改為單姓強氏、梁氏,第二種說法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公孫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孫強平時愛好打獵,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孫強捕獲到一隻白雁,進獻給同樣愛好打獵的曹伯陽,兩人便從打獵慢慢談到政治,曹伯陽對公孫強很欽佩,於是委任他為司城,即掌管都城防衛和治安的官員,公孫強狂妄地向曹伯陽提出了一套讓曹國能夠稱霸的策略,曹伯陽不加分析,便盲目地聽取了他的建議,後導致了曹國的滅亡,曹伯陽成了曹國的末代君主,太史公司馬遷認為如果不是公孫強提出那些荒謬的“強曹政策”,曹國便不會滅亡,在公孫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強氏,第三種說法源於姬姓,出自黃帝玄孫禺彊,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遠古黃帝有一個玄孫,名字叫禺彊,在禺彊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彊為姓氏者,稱彊氏,因古代彊與強二字相通,所以後來簡筆改為強氏,其他強姓來源如少數名族改姓,帝王賜姓等,聽完父親強國峰的講解後他頓時豁然開朗,他對父親強國峰博學多識的學問驚歎不已,不知不覺他們來到了強氏宗祠。

除夕的下午,學生強子東和父親強國峰準備去墳地祭祖,學生強子東從抽屜裡取出高香、蠟燭和紙錢,父親強國峰則從廚房拿出了花捲和蘋果,此時,學生強子東的堂哥強文濤來到了他們家,他手裡提著一個塑膠袋,袋子裡裝著高香、紙錢、蠟燭、鞭炮、饅頭等祭品,接著他們三人一同前往墳地祭祖,一路上他們遇見了同樣去祭祖的人和已經祭完祖回來的人,他們熱情地打著招呼問候著家長裡短,走了一公里路程他們來到了墳地,父親強國峰說前面的墳墓是他們的祖父,後面的兩個墳墓是他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父親強國峰帶領著他們首先來到了祖父的墳前,父親強國峰先將高香插在墳前,然後點燃了蠟燭,接著將花捲和蘋果放在了壁龕裡,最後燒起了紙錢,與此同時,堂哥強文濤插上高香、點燃蠟燭,將饅頭放入壁龕,接著放了一串鞭炮,最後也燒起了紙錢,望著熊熊燃燒的紙錢學生強子東看到祖父的靈魂從墳墓裡飄了出來,祖父的身旁是一男一女的童子,祖父告訴他自己在陰間做了大官,在陽間行善的人就會前往極樂淨土,那裡鳥語花香,草長鶯飛,那裡有吃不完的食物,喝不完的牛奶,那裡的靈魂住的是金屋和銀屋,而那些生前做了壞事的人他們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他們會經歷挖眼、割耳、腰斬、上刀山、下火海等酷刑,直到他們轉世投胎,重新做人為止。一陣濃煙將他從幻夢中拉了回來,他望了望燃成灰燼的紙錢心中升起了一絲傷感,接著他和父親強國峰以及堂哥強文濤向後面的墳地走去。

學生強子東和父親強國峰走過一段水泥路來到了強氏宗祠,宗祠裡烏壓壓一片站滿了前來祭祖的人,他們有的在燒紙錢有的在放鞭炮還有的聚在一起聊天,學生強子東在庭院裡轉了一圈,他看到在宗祠的一側有一排廈房,古舊的廈房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處處透著一種鄉土的氣息,那傾斜的木門、那殘破的窗欞像一位滄桑的老人眼角泛著皺紋心中藏著喜悅,在廈房前面的空地上放置著三四張桌椅,幾位年齡偏大的老人正在收著佈施,接著他繼續向前走,他看到地上落了一層又一層的鞭炮殼,紅紅的鞭炮殼好像喜慶的地毯送來了滿滿的希望,他抬頭望向天空,在旁邊的大樹上站著七八隻喜鵲,喜鵲抖擻著精神正在迎接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時,父親強國峰把他叫到了身邊,他看見宗祠的正中寫著“飲水思源”四個大字,蒼勁的字型猶如盤旋的金龍為天地降下甘霖,在宗祠的前面佇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記載了強氏的祖先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移過來的,這塊石碑是民國時期強氏家族立的,記述人是強克享先生,走入宗祠他們看到了一副精美絕倫的家譜軸子,家譜軸子上都是一代一代男性先輩們的名字,在家譜軸子的前面有一張供桌,供桌上放著豬頭、糕點、花生、瓜子、糖果、蘋果、香蕉、橘子等供品,父親強國峰將高香插入焚香爐中,又點燃了一隻蠟燭,接著跪在家譜軸子前拜了三拜,之後他們一同來到了庭院裡,父親強國峰將一沓紙錢分給了他,站在焚紙爐前他感覺全身溫暖的像進入了夏季,一縷縷濃煙帶著深深的思念飄向了明暗相交的灰色地帶……

學生強子東、父親強國峰和堂哥強文濤先後來到了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墳前,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墳墓緊挨在一起,墳墓上長滿了野花野草,父親強國峰取出高香、蠟燭、紙表、花捲和蘋果放在墳前,他擺好花捲和蘋果燒起了紙錢,堂哥強文濤插好高香,放起了鞭炮,噼裡啪啦的響聲迴盪在鄉野之間,之後堂哥強文濤也燒起了紙錢,小小的火苗好像寒夜裡的微光指引著陷入迷途的人們,學生強子東的目光移動到了柏樹的樹梢上,他想起了去年元宵下午在墳地掛燈籠的場景,父親強國峰帶著他來到了墳地,墳地裡隨處都可以聽見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一個個匆忙的身影還沒停留多久便消失在了迷霧中,父親強國峰拿出了高香、蠟燭、紙錢和燈籠,他在三座墳墓前都插了高香、點了蠟燭,燒了紙錢,掛上了燈籠,之後他蹲在地上抽起了紙菸,抽完了一根他又抽了一根,學生強子東站了起來,他的眼睛望向了遠方,一棵棵柏樹上都掛滿了燈籠,一大片一大片火紅的光芒好像一盞盞路燈溫暖了孤獨的靈魂撫平了心靈的憂傷。父親強國峰和堂哥強文濤燒完紙錢後抽起了紙菸,他們聊起了五六十年代,那個年代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平時吃的都是黑麵和小米,只有過年才能吃上一頓肉,穿的衣服都是舊的,往往是大的穿完小的穿,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補丁,而現在家家戶戶吃的都是細米白麵,喝的都是自來水,穿的衣服都是各式各樣新潮的款式,漸漸地天色已經黑了下來,父親強國峰帶著他們離開了墳地。

“你知道中元節起源於什麼時間嗎?”學生強子東停止了打遊戲,伸了伸懶腰。“中元節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禮神祭祀活動,後隨著佛教與道教的介入,開始固定於農曆七月十五。”學生呂新平收起試題,耐心地答道。“重陽節也是祭祖的節日嗎,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學生強子東眯著眼睛,鎮靜地說。“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天會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登高、賞菊、插茱萸和吃重陽糕。”學生呂新平撫摸著額頭,若有所思地說。“時間不早了,我們一塊去食堂吃晚飯吧!”學生強子東坐起身子,長吁了一口氣。“我也餓了,我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學生呂新平摸著肚子,樂呵呵地說。

(完) 完稿於: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