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週圍的遊戲景象迅速畫素化,並且消退之後,米莉從身臨其境模式迴歸到了現實世界,看著遊戲螢幕上顯示的已儲存,以及那幾只出現在身邊的怪獸,米莉的心中泛起了一絲微弱的感動。
雖然自己在現實中並不能從神秘側,亦或是其他世界召喚來真正的召喚獸,但是這些畫素化的電子怪獸同樣擁有真正的情感,也能與自己建立相同的牽絆。
將不可思議的事情轉化為現實,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使一切夢想得以實現,將過去被遺忘的再度拾起。這大概就是虛構世界所存在的最大意義。
“就像是一場夢不,比夢境還要更加的呼”
米莉做著深呼吸,她已經很久沒有感到如此興奮了,這大概就是那些凡人所謂的“正反饋”吧。
過去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與魔法的概念產生關聯,這是因為自己的本質就是魔法概念的邊角料和殘渣聚合起來的,而現在,透過另闢蹊徑的方式,自己也可以使用出類似魔法的能力,甚至製作出的“招式學習器”在網上還賣的很好。
下面的許多留言都來自一些魔法學徒,他們表示靠著這種道具,這次月考又平安度過了。
換在以前,自己不可能幫助到這些魔法學徒們,也不可能享受這種施法或售賣魔法道具的過程,那是隻有高等法師們才有的特殊快樂。
低階的快樂只需要滿足自己的物質**,而高等級的樂趣則需要滿足自身的精神**,就如同本能上帝激發生命的本能一樣,低智慧生命的本能與高智慧生命的本能追求是不一樣的。
而這一切都是虛構之神帶來的。
“如果我是一位凡人的話,我沒有理由不信仰他。”米莉自言自語著,她不得不承認那位新神有著無可比擬的權柄,更是創造新時代,讓大量神明產生轉變的關鍵神明。
就和歷史上那幾次文明大潮一樣,總有一兩位關鍵的神會站出來推動這些革新。
虛構之神,他讓冰冷的文字世界變得生動多彩,他讓凡人可以自由的進行創作與設定,並與文字創造出來的人物產生各種積極或負面的互動,於是,敘述的教會因此而興盛;
他讓奇詭的圖畫世界變得可以進入,於是塗色之神的頑疾被治好,而繪畫的技術以及曾經難以描述的幻想場景都得以透過畫畫來進行展現。
有了生動的文字,美麗的圖畫,這兩者結合之後,“畫面”就誕生了。
於是,就連遊戲世界中的一切也變得真實起來。
“神與神之間的權柄,有時候看似毫無關聯,又或者關聯性較弱,事實上是因為缺少了一位可以用作粘合劑的神明,一旦這種神明出現,諸神的權柄就會互相溝通,網上所稱的神學反應也就會大規模出現了。”
米莉伸手,使用了“念力”,她興奮的操縱著紙筆開始自動寫字,雖然念力操控紙筆活動的原理和“書寫魔法”相去甚遠,但起碼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
她在進行撰稿,也是在對自己目前掌握的招式,以及遊戲內的各種設定做一個總結。
以至於她此時更是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在開啟論壇登入器之後,進入了雷亞學院的官網,用一個獨特的身份進行輸入之後,米莉開始翻看起裡面的論文來。
學院的論文只有部分是對公眾開放的,剩下的部分只有學院內部才能看,並且擁有查詢等級,而魔法師們對於米莉的印象早就已經消失了,知道米莉存在的,只有創立魔法學院的那幾個老法師,但他們之中大部分已經逝去了。
唔,畢竟那些老法師認為應該創立學院的時候,他們自己的壽命就已經不多了。
學院出現的時間很短,但是創立者們在創立學院之前已經活了很久,他們曾經許諾給米莉一個證明身份的符節,但是自從學院創立過去接近千年,大部分的法師早就已經不認識這個身份符節了。
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這本是有些麻煩的問題。
但好在虛構教會有一個特殊的商品在民間,那個商品被稱為“寄託過去之信”,又稱死人小紙條,可以給逝去的人進行寫信並且還能收到回信。
米莉購買了這份產品,並且給那些逝去的創立者們進行寫信,果然收到了回信,並且裡面還出現了一份賬號和密碼。
米莉最初搞不明白這是什麼原理,畢竟真正老死的人是沒辦法被死亡上帝拉去打工的,按照現在的定義應該是“消失了”,但是虛構教會的神術貌似和資訊概念有關似乎曾經聽說過,可以無視時間點進行資訊傳遞?
既然搞不懂就沒必要再思考,反正有賬號和密碼能用就行了。
米莉進入網站內部,開始翻看一些重要論文,而在內部頁面可以看到一位叫做謝伊的大魔法師發表的一份關於虛構之神的新論文,瀏覽量很高,並且被打上了“即將公開”的標籤。
“對於諸神的深入研究有些研究過於奇怪,不僅可能涉及到諸神的本質,甚至會對諸神們所經營的部分業務產生嚴重影響,所以這部分內容都不會被公開,但對於諸神來說大機率沒有什麼意義,不將這一部分淪為設定為公眾內容,只是為了防止那些教會的信徒們過來找麻煩。”
法師們是專門做研究的,從這個職業誕生以來,對於諸神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尤其是第六紀的諸神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一些麻煩和問題,這就更加引起法師們的好奇心,既然好奇,那就不得不研究了。
但法師們做事好歹是要等理論條件完善的差不多才會動手,起碼不會像是鍊金術師一樣只要想到點子那就放手去做吧!
米莉在內部看到了許多針對虛構之神的研究論文,雖然有些只是在進行沒證據的幻想和假設,但說不定對於虛構之神來說,這種沒證據沒邏輯的猜想才是正確的,有邏輯的論證反而是錯的?
這也是研究第六紀諸神時,經常會發掘的一種有意思的現象。
證據鏈充足的內容反而與事實相差甚遠,而隨口胡謅的東西就有可能歪打正著直接蒙對。
“《關於虛構之神所引發的宇宙幻想現象》,《虛構領域對諸神的價值觀導向》,《論虛構世界老婆與現實世界妻子的相互影響》,《白日夢是否可以被定義為夢境》,《虛假宣傳是否屬於虛構領域》,《假設即是真實即是口胡》,《虛構之神可能是神造神》,《如何使用幻想內容來填充文章》”“這最後一篇的內容怎麼是空的,只有一個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