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 開店的構想

第七十一章開店的構想

崔浩辰現在是有空就想去城隍廟轉轉,並不是為了去撿什麼漏,因為哪裡有那麼多的漏撿,如果那麼容易的的話也就不叫撿漏了,所有的古玩都是大白菜了。

崔浩辰去城隍廟,是為了長見識的,城隍廟不光是批發市場,也是旅遊景點,南來的北往的人每天不知凡幾,所以在那裡可以聽到天南海北的故事,這也包含了許多人的人生經歷,這些都是崔浩辰現在欠缺的。

所以自從上次他在城隍廟轉了一下午,聽了許多天南海北的故事後便愛上了這個地方。聽別人講故事既能增加閱歷,又可以忘掉煩惱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崔浩辰還想在城隍廟開個店,只是還沒找到合適的店面,現在只是在籌劃階段。

所以崔浩辰一邊走一邊觀察著路邊的店鋪和四處的風景,雖然他心裡對自己接下來的路有了初步的打算,但是那些都是自己的一些初步預想,還是要多觀察多學習,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省城正處在大開發大建設的起步時期,所以很多地方都在搞拆遷,崔浩辰時不時的到拆遷的現場溜達一圈,因為他穿的軍訓服,別人還以為他是個小工,倒沒人說什麼。

崔浩辰之所以去拆遷的現場看,是因為他兩次在古玩市場撿的漏都是那位大叔在拆遷的時候撿來的。

當然崔浩辰不是想著自己也能那麼好運的撿到什麼東西,而是去看看拆遷現場拆的都是什麼樣的房子,為什麼那大叔能撿到東西,因為這或許是他以後的一個貨源。

因為崔浩辰想過做些舊物的買賣,也就是一些因為拆遷或者搬家等淘汰下來,不要的東西。

當然不是什麼都要,只是別人家的一些擺件,裝飾品,樣式古樸的舊傢俱什麼的,到時候可以做些修復或者重新整理就能賣出個不錯的價格來。

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崔浩辰的父親和大伯都學過木匠,也會油漆,雖然沒有從事這個行業,但是在家裡經常給人幫忙做,手藝倒也過的去。

崔浩辰家裡的不少傢俱什麼的都是父親做的,還有些以前留下來的老物件也是父親修復的,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修復的痕跡。

崔浩辰在古玩市場裡轉了這幾次,看到有人在擺攤賣這些東西,所以才動了開個這樣的店面的念頭,當然只是初步構想,到時候父親願不願意過來還不好說。

還有貨源,現在還不能確定,這個要等跟那個大叔聯絡下,再好好的計劃一下。

當前崔浩辰想開的店,是文房四寶店,主要經營筆墨紙硯書法字畫什麼的,他在古玩市場轉了幾次,發現裡面這一塊的店面並不是很多,只有三五家店。

A省本來就是文化大省,其中宣市又以盛產文房四寶聞名全國,所以在作為省會的省城開個文房四寶店肯定可以的。

省城的文房四寶店其實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普通店面,賣的東西也很普通,崔浩辰想的走精品的路線。

因為古玩市場的那幾家都是經營的一些普通的東西,店裡崔浩辰去看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雖然現在這個也只是構想,但崔浩辰覺得可行,等觀察好了,到時候再跟李淮生商量下,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至於店面的管理,崔浩辰也想好了,到時候可以找李虎過來打理,因為他開過文具店,對基本的經營問題不大,至於專業的知識到時候可以讓他再去學學。

至於李虎家裡的店面,可以交給他小姑打理,畢竟她小姑已經上手了,店裡的生意基本上也穩定了,到時候讓她老公一起幫忙打理,應該問題不大。

李虎早就想出來闖闖了,所以在崔浩辰開學前的時候,李虎就跟崔浩辰說了,讓崔浩辰在省城留意下,看看有什麼生意好做,然後兩人一起做。

貨源什麼的崔浩辰心裡已經有了譜子,他之前看過一篇報道,是關於宣紙,宣筆、徽墨、宣硯的傳統工藝的報道。

說是因為市場的高速發展,現在高科技的介入,讓文房四寶的生產量大大的提高,成本也降低了很多,所以售價也低了很多。

雖然質量上卻不如傳統工藝做的好,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買價格便宜的,這讓傳統工藝的文房四寶的生產工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因為傳統的文房四寶等生產工藝生產的週期長,工藝複雜,成本也高,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作業,規模都不大,延續的還是以前的經營模式,所以在市場競爭上存在一定的弱勢。

就是這個報道,讓崔浩辰留意了文房四寶的這一塊的市場,經過多方的驗證,和在古玩市場等多處地方的調查後,崔浩辰發現這一塊值得自己去嘗試一下。

真的要經營這一塊的時候,崔浩辰想到時候去到宣市和徽州去一趟,自己去聯絡下產地,應該問題不大,因為那個報道中也提到了要拯救傳統手藝的呼籲,崔浩辰還留下了幾個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