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爆場面

第一百四十三章火爆場面

隨著崔浩辰口中的喊聲,他和李虎同時抓住了門匾上垂下來的兩根繩條,微微一用力,那遮蓋在牌匾上的綢緞,頓時被拉了下來,

當綢緞飄落後,一塊老檀木牌匾上,出現了三個鎏金大字“靜辰軒”,字型消瘦有力,正是齊老爺子的高徒,省書法協會副會長梁宏的手筆,

“靜辰軒,這個名字有點意思,挺有意境的,”

“這名字一般啊,沒看出意境在哪,”

“你懂個屁,人家是文房四寶店,靜辰都有含義的……”

“哎,下面還有兩個小字,精品,合起來不是精品靜辰軒嗎,”

“一個文房店還叫精品,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不是都是精品,我們進去看看,”

看到牌匾上的“靜辰軒”三個字,圍觀的人有開始議論起來,在華夏真的永遠不缺看熱鬧的人,

“各位,下面我們請齊雲大師為靜辰軒題幅字,也讓我們見識下大師的真跡,”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經有人向店裡走來,崔浩辰適時的又喊上了一聲,

這時陳濤幾人把早準備好的筆墨紙硯都送了過來,一一擺在了店門口的臺子上,

齊雲大師也沒有推辭,因為他答應了崔浩辰要為“靜辰軒”題副字的,所以便走上前去準備動起手來,

這時崔浩辰也走上前去,為齊雲大師碾起墨來,

等崔浩辰碾好墨,齊雲大師便拿起準備的狼毫湖筆在鋪好的宣紙上刷刷的寫起字來,

齊雲大師的動作很有美感,握筆的姿勢很瀟灑,動作也像行雲流水一般,

隨著齊雲大師的手腕運轉,便見到“繼千年傳承,揚徽州文化”十個瘦長有力的大字呈現在眾人面前,

等齊雲大師收筆後,崔浩辰和李虎兩人架起齊雲大師寫好的字,展示給周邊的眾人看,

不管是遊客,還是一些店面的老闆,都不乏懂書法的人,看到幾個字之後,人群眾傳來陣陣的叫好聲,

展示了一番後,崔浩辰才把字交給了陳濤和店裡裡的夥計,讓他們去到店裡掛起來,改天再裱一下,

這時整個儀式基本上都結束了,崔浩辰適時的有喊了一句:“今兒靜辰軒是第一天開業,所有的商品,都九折優惠,請大家可以到店裡看一看,買不買沒關係,至少可以瞭解下文房四寶的文化,”

說完便帶著眾人向店裡走去,店裡有夥計早都準備好的顯示屏,上面開始播放了崔浩辰精心準備的資料,A省文房四寶的發展史,

只見顯示屏中先是播放了一段各種名人書法,畫卷的的影片,然後又開始介紹起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的起源來,

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發明的傳統書畫工具,它們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更是中國傳統書法和繪畫藝術的主要載體,

現故宮博物院等地收藏的古字畫,除了部分以絹絲綾緞為載體外,主要以宣紙為載體,

如唐代著名畫家韓滉(723,789年)的《五牛圖》,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仍然保持著原畫的風貌,

故有“千年紙、五百年絹之說”,正是有了宣紙這樣特殊的材料,如此眾多而又輝煌燦爛的古代書畫經典之作才能流傳至今,造福現代人,

筆墨紙硯在五千年中華文明不斷傳承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為保持中華文明的民族獨立性和中國書畫獨特的藝術風格發揮了重要作用

……

筆墨紙硯由來已久,早期的筆墨紙硯品種單一,製作水平相對較低,

以宣紙為例,唐代造紙術雖已相當成熟,但所造宣紙仍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用石蠟加以拋光(增加紙的光潔度和透明度),

……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加之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喜愛以及封建文人雅士的創導,其品種日漸增多,能工巧匠層出不窮,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和完善,

……

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唐代就給筆墨紙硯起了個“文房四寶”的美名,並與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金石碑刻、松竹梅蘭、山水泉石、香茶藥酒、劍棋獵釣等一併被稱為中國風雅文化,

人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關於文房四寶的介紹是北宋梅堯臣的一首《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紙硯》,詩人寫道:“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二郡即指古宣州、古歙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