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不是想家了,我是想這請祖師爺上身,我都學了半年了,手指頭都快咬不出血了。怎麼還是不行?我是不是又要被趕出去了。”
“孩子,能入道門者,皆是六親緣淺,卻有心性堅韌。他人不懂你便不懂。為師懂,祖師爺懂即可。”
一個年幼道獨自坐在道觀大殿門檻處,默默流淚。身後有個身著紫金道袍的年長道士,手持拂塵從殿內走出,看到這徒弟坐在門口,便有了這般對話。
年幼道士父母死於山洪,一直寄宿在姑姑家中。寄人籬下的感覺不好受,好在姑姑卻疼愛有加,不曾委屈了這個大侄子。
可好景不長,這種幸福也僅僅維持了兩年,姑姑便得病離去。姑父雖說是個老實人,但與這小孩雖說沾親,卻不帶血緣,只得將這孩子帶上山來,求那天師收留。
當代天師靈罡真人見少年根骨非常,且眼神清澈堅韌,一眼相中,收入門下成為了眾人羨慕的閉關弟子。
這少年也算爭氣,道家書籍,武學,玄法無一不通。被譽為歷代天師繼承人天資最高的一代。
“可我聽師兄弟們說,師父你十二歲就可以請老祖師爺了。我如今都十四歲了。師父你總說我天賦高,天賦好。你是不是故意哄騙我啊。師父,沒事的。我要是真的笨,你打我、罵我,怎麼鞭策我都可以。不過你打完罵完你得告訴我這請祖師的訣竅啊。”那年幼道士噘嘴回答。
“哈哈哈,怎麼?打你罵你,你還要提條件的?那我這個師父,豈不是跟你在做生意了?”靈罡真人被這徒弟的邏輯逗笑了。
“也不是做生意,師父啊,我看師兄弟們對他們坐下那些清字輩的徒弟們可嚴格了,又是罰抄真經,又是罰下山挑水的。可我從沒看你罰過我啊,他們是弟子,我也是弟子。你是不是不喜歡我,所以敷衍我啊?”
“你這道理是你從哪看來的?”
“書上說,恨鐵不成鋼。書上還說,失望的極致,不是打罵,是沉默。”小道士越說越委屈。
“哈哈哈哈,小子哎,我告訴你。罰弟子抄經,是因為他們經文背不下來。罰弟子下山挑水,是因為金光咒的啟用,除了道門靈氣,還需要高標準的體魄。下山挑水,就是為了鍛鍊弟子的體魄。你說說你,你可有什麼經文背不出,你可有比你那些小師侄們體魄差的啊?”老道士也不在乎形象,一屁股坐在了門檻上,與小道士並肩而坐。
“可師父你十二歲就可以請祖師爺了,我都十四了。”
“你才上山多少年?七年?”
“六年!”小道士馬上糾正道。
“這不就是嘍,你才六年,就想可以請祖師爺?你師父我啊,自從記事起,就生在這龍虎山,十二歲會請祖師,可為師我學了練了八年。”老道士耐心的摸了摸小道士的腦袋,繼續說道:
“你現在,進步太快。人人都誇你進步快,所以你只想著進步,想著得到誇讚,想讓龍虎山上下都喜歡你。”
“讓人們都喜歡,師父這有什麼錯嗎?”小道士小心翼翼的問道。
“呵呵,道門跟佛家雖然不同宗,但卻萬變不離其宗。都不可將與天地神佛的祈願,當做成生意來做。什麼保佑平安啊,保佑發財啊,保佑高考高中啊的什麼。就像你現在,你學會請祖師爺,你就是想讓他人,人人都喜歡你。祖師爺當然不理你啊。”
“那...師父。我該怎麼辦啊?”小道士對師父的話,從來都是奉若神明。仔細想來,剛剛說的這番話語,確實是非常有道理。
“這世間,大道滄桑,你且慢慢來過。等你學會了請祖師爺,為師便推薦你再去茅山,再把那降妖除魔的道術也給學來。此後,便下山去吧。去找尋你的道。當代人現在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要為師說啊,滄桑正道通天道。只要心夠誠則行得正,行得正則通天。”
老道士站起身,向山下走去。小徒弟站起身,雙手作揖,恭送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