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關小組的人請雲彪第一個試看,雲彪也不謙讓,興致勃勃地一手拿起神級望遠鏡,一手拿著三角支架,走到庭院中,架好三腳架,套上望遠鏡,對著天空的一天繁星,就細細地觀察起來。
雖然是白天,但這個神級望遠鏡,就象是夜裡觀察一樣,看到的是黑幕一樣的天空,黑幕上釘滿了星星,發光的,不發光的,大的,小的,各種顏色的,數不清,也沒法數。
忽然,令他震驚一幕出現了,一個小星球脫離了飛行的軌道,狠狠地撞上了另一顆星星,立即引起了爆炸,燃起一團火焰。過了一會,火焰散去,兩顆星星同歸於盡,都碎成無數塊,四散飛落。
望遠鏡把捕捉到畫面真實的攝入,計算,模擬,生成錄影,得到資料,幾乎都是同時完成。數字上顯示,兩星相撞的距離神龍星九光年。
雲彪上學的時候,聽老師說過,流星雨是因為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和塵埃組成。當彗星逐漸靠近太陽時冰體氣化,使塵埃顆粒像噴泉之水一樣,被噴出母體而進入彗星軌道。但大顆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圍形成塵埃彗頭;小顆粒被太陽的輻射壓力吹散,形成彗尾。剩餘物質繼續留在彗星軌道附近。
後來雲彪對這一說法就有一些懷疑,既然彗星是冰塊和塵埃組成,為什麼流星落到地球上隕石卻是岩石或者是礦石呢。
到是民間的傳說還靠譜些,彗星一出就有自然災害。人們從沒有看到彗星與流星雨同時出現,很難把彗星與流星雨聯絡到一起。所以一方面詛咒彗星,一方面對著流星雨許下美好的願望。
雲彪被兩星相撞,同歸於盡的悲壯場面所震撼,引起了很多聯想:如果有那麼一顆流星撞向地球,撞向神龍星,或者藍晶星、天優星、天全星、橙星,會發生什麼結果?會不會像剛才看到的那一幕一樣,造成同歸於盡的悲劇?
雲彪激凌凌地打了個哆嗦,想一想覺得實在是太可怕了。雲彪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在太空中建一個星體觀測站,監控星空中的星體,如果發現有脫離軌道的星體撞向有生命的星球時,採取辦法把這個不速之客消滅在半途。
雲彪停下觀察,把望遠鏡讓給其他人觀察。
攻關小組的人員都看了一輪,他們看到了無窮無盡,幽深漆黑的星空,各種各樣的的星體,對這個望遠鏡的超級功能讚歎不已,為自己參予了這個攻關科目興奮極了。
於總說:“達到了我們的設計要求,比外星的那個望遠鏡,功率強大了十倍,可模糊看到一光年的距離。可清晰看到零點零一光年的距離。”
雲彪:“有這麼強大的天文望遠鏡,我們就可以做很多預防自然災害的工作了。你們看到兩星兩撞的壯烈場面嗎,我看到了。”
隆青說:“我沒看到。”眾人也皆搖頭,雲彪說:“我們現在回屋,把望遠鏡的記錄連線到電視液晶屏上面,看看我看到的那一段。”
眾人回到室內,把望遠鏡與電視屏連線到一起,播放雲彪看到的那一段,電視屏上面出現了震驚的場面:兩星相撞,“砰”地一聲響,升起一團火,火團上升成一朵蘑菇雲。兩個星體解體,碎成無數小塊灑落,消失在茫茫太空。眾人看了錄影,驚駭的說不出話來。
雲彪:“剛才大家也看到了,兩星兩撞是多麼嚇人。毫無疑問,苦是有生命的星球,所有生命頃刻化作烏有。
我們都看到了,太空中的星星比恆河之沙還多,誰能擔保沒有脫軌的星球撞向我們居住的星球?誰也不敢保證,也沒辦法保證。
那我們怎麼辦呢,明知有這種可能,卻熟視無睹,任那些不速之客襲擊我們和星球,然後同歸於盡?不行,堅決不能讓那些不速之客貿然闖入。
地球上有句名言:防患於未然。就是教導我們在災難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早就做好準備,提前預防,就能夠避開災難,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我想,如果我們在太空中建立一個星體衛星監控站,二十四小時監控,發現有不明星體撞向我們這個小宇宙中,六個有生命星球的任何一顆,馬上發出警報,讓星球上的人採取措施。
能夠避免的了的避免,避免不了的坐飛船離開,先保住生命再說,然後思考下一步。
神龍探險隊去年到茫茫太空中摸索探險,就是為了找一個可以作為地球備胎的星球。天不負太空探險隊,我們找到了神龍星。
可以說神龍星不但具備了和地球一樣好的生存條件,甚至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如果現在有不明星體撞向地球,而地球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人類可以安全地轉移的神龍星來。
當初太空探險隊的目的達到了,在茫茫太空中闖了三十三年七個月沒有白忙。有付出就有收穫,太空探險隊的付出是巨大的,收穫更是無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