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賈政晶有先見之明,提前已經找到了新的供應商,可新的供應商在大興安嶺。
想要從大興安嶺購進原木,不論是原木的價格,還是運輸的成本,無形中都提高了很多。
郝斌見到賈政晶的筷子廠,就算被他切斷的原木供應還能苟延殘喘,直接利用手裡原木的優勢。
瘋狂的產出一次性筷子,然後以超低價格鋪滿市場,很快就將賈政晶手裡的銷售渠道搶走了大半。
如今賈政晶手裡,只剩下一些關係很好的老客戶在硬挺著。
可賈政晶深知,即便有著關係存在,也不能總讓人家賠本賺吆喝,為此賈政晶很是頭疼,可他又不能埋怨李東昇。
做生意就像賭博,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夜暴負,兩個字雖然是同音,可相差萬里。
他當初肯接受李東昇合夥的建議,就因為他看出來一次性筷子在未來的優勢,只是沒想到卻在原木的源頭出現了問題。
這事根本怪不到李東昇,事實上就連他賈政晶也根本沒預料到,伊春林場會被大火波及,自己的姐夫因吃鍋烙被免職。
當初為了弄到這套流水線,他賈政晶可是走了好多關係,又是威逼利誘,又是曉之以情,才在一個月內湊齊了這套流水線。
為此他花了很多錢,只不過沒跟李東昇細算而已。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因為原木的原因。
讓原本應該細水長流的好專案,成了砸在手裡的賠錢貨,甩又捨不得,不甩只能一直賠錢。
最後他跟李東昇一商議,還是咬著牙將筷子廠也併入了嘉盛食品有限公司,堅決不能讓這筷子廠就這麼暗淡收場。
如今嘉盛食品廠已經更名半個月了,旗下包括罐頭廠和筷子廠。
哪怕有筷子廠拖後腿,上個月的純利潤也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二十多萬。
這可是一個月的收益啊,還是在1987年。
面對著如此高的收益,賈政晶也沒虧待李東昇。
當初他們簽訂的協議已經徹底作廢,賈政晶從二十萬中留下四萬做備用金,又從十六萬中收取了自己的投入,將剩下的一些錢直接和李東昇半批。
而嘉盛食品廠的營業收益規劃,也徹底變為二,四,四,每個月的總收益扣除花銷,要提出兩成存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就算以後他倆不合夥了,這個備用金也是五五分成,誰也不虧欠誰。
剩下的八成,賈政晶拒絕了李東昇的三七建議,直接拍板敲定五五分成,這一手,著實徹底感動李東昇。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還能如此理性的對待金錢的誘惑,這讓李東昇打心底更加佩服賈政晶。
因為賈政晶比自己大上好幾歲,李東昇也就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同胡生一樣,徹底稱呼賈政晶為大哥。
這一聲大哥,他叫得是心甘情願。
賈政晶很滿意李東昇的態度,認為李東昇就是老天爺送給他的送財童子,既然李東昇有意認自己做大哥。
賈政晶硬是要走一下江湖過場,說什麼也要和李東昇喝血酒,拜過關二爺!
結義當天,面對賈政晶請來的親朋好友,李東昇不僅徹底看清了賈政晶背後的底蘊,更是體驗了一把結拜的感覺。
這感覺,非常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