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雲原以為他們會徒步走回書院,沒想到走了三十來裡後,隊伍卻來到了一座大山前,隨後又聽到原地休息的命令。
百里雲聞言,有些疑惑地看向前方。
只見孔經平與張辰傑走到山的兩側,各自斜著朝山頂射出一道白光。
那兩道白光在山頂相撞,發出一聲巨響後,瞬間形成一個巨大的光幕,將整個大山罩住。
隨後,光幕又從山頂緩緩消散。
而隨著光幕的消散,原本的大山也逐漸消失。
當光幕完全消散後,兩艘樓船憑空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兩條樓船長約二十米,高五米左右,分為上下兩層。
船體烏黑,好似玄鐵打造,船身四周雕刻著各種飛鳥圖案,形容栩栩如生,好似活物一般。
百里雲見狀,知道之前的大山應是障眼法,其目的就是為了遮掩這兩座樓船。
只是樓船一般都是在水裡航行,這兩條樓船卻是在陸地上,難道是傳說中的渡天舟?
想到這,百里雲又好奇地打量著船身的各種飛禽。
因為他曾在典籍中見過渡天舟的介紹,據說這種船是由精通陣法之人,在船身雕刻各種飛禽,以飛禽圖案構成一種陣法。
然後利用晶石催動陣法,就可啟用船身的飛禽圖案,讓船擁有飛行的能力。
當然,若是控船之人功力高絕,也可以直接以自身靈力驅動飛船。
“這是渡天舟,又快又穩,上次我們來的時候坐的就是這種船,可舒服了。”
這時,一旁的張宇見百里雲好奇地打量著樓船,低聲解釋道。
原來回歸的隊伍是按照學員等級劃分,因百里雲是童儒,而上官傑已是士儒,所以兩人並不在同一個隊伍裡。
上官傑應也是擔心百里雲一個人太過孤單,所以特意讓他與同是童儒的張宇在一起。
不過他雖與張宇一起,但是由於兩人之間並無多少交流,而且張宇與百里雲一起似乎也有些壓力,所以一路上張宇並不曾與他說話。
百里雲見張宇主動開口,順著他的話問道:“書院出行都是使用渡天舟嗎?這舟是用晶石,還是用靈力催動?”
張宇聞言,愣了一下,撓了撓後腦勺,勉強笑道:“一般應該不會動用渡天舟,只有在大型活動時才使用此舟。至於催動這舟的方式,好像是晶石。”
百里雲見狀,知道張宇對此舟情況也不太瞭解,未免他尷尬,正想要轉移話題,卻突然聽到一聲冷哼。
他循聲望去,只見一個鷹眼猴腮的少年,一臉不屑地看著他們。
張宇聽到那聲冷哼,立時不忿地道:“趙正陽,你冷哼什麼?”
“看不起你這土包子唄,都沒出過幾次門,也沒見過什麼世面,竟在這不懂裝懂!”
趙正陽聞言,並未理會張宇,反倒是他身旁一個身材瘦小,一臉猥瑣的少年開口譏諷著張宇。
“誰不懂裝懂,我......”
“當然是你啊,入門一年連孟子都讀不通,又怎麼可能懂得渡天舟的原理!”
張宇話還沒說完,就又被那猥瑣少年搶白一頓。
百里雲知張宇生性淳樸,不善言辭,正想要開口幫他,卻聽到一個洪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張宇再沒見過世面,也還去過邯鄲。若是我沒記錯,你趙遠還是第一次出門吧!”
百里雲回頭看去,一個身材魁梧,一臉肥肉的少年從後面摟著張宇地肩膀,笑著擠兌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