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陽見張曉指證了百里雲,立時大聲叫道:“百里雲,你這會還有何話可說?”
百里雲冷冷地看了趙正陽一眼,並未理他,而是又看向張曉道:“張師兄,剛才趙正陽師兄曾說,當時只見我們幾人,不知當時張師兄身在何處?”
張曉聞言,下意識地縮了縮身子,低聲道:“我當時就在那個書攤旁!”
說著,他又指向不遠處的一個書攤。
百里雲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發現書攤離此地約有十米遠,一個鬍鬚發白的老漢正專心地整理著書籍,似乎並未覺察到這邊的事情。
百里雲心中一聲冷笑,沉聲道:“張師兄所在的地方,比趙正陽師兄離的還遠。當時趙正陽師兄都尚未看清,你倒是看清,難道師兄是一直等著看這幕嗎?”
眾人見百里雲先前說話十分平和,此刻卻是話中帶刺,知他已經動怒。
不少人面露憂色,擔心他失去平常心,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他是惱羞成怒,等著看他的笑話。
“百里兄,你要沉住氣!”
這時,上官傑的聲音又在百里雲耳邊響起。
百里雲微微點頭,表示知道後,又朝張曉看去。
其實他此刻確實有些生氣,不過他並非因被張正陽等人誣陷而生氣,而是張曉的行為讓他有些氣憤。
原來剛才他聽到眾人議論,知道張曉因天資不高,又生性膽小,平時沒少受趙正陽等人的欺負。
仗義的張宇還曾因他與趙遠等人動過手,沒想到今天他竟然幫趙正陽誣陷他們。
若他不是趙正陽的臥底,那就應該是受不住威逼,已經屈膝變節。
而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是小人行徑,而且比真小人更讓百里雲厭惡。
因為這種人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很容易博得眾人的同情與支援。
像此刻的張曉,以一直被欺負的形象出來指證百里雲,眾人就不會懷疑他是在誣陷。
所以百里雲才出言攻擊,就是想將他的假面具揭下,以免他再以善良、弱小的形象欺騙眾人。
張曉聽到百里雲的話後,竟然一直低頭不語,讓在場之人都是一陣疑惑。
特別是一旁的趙正陽,好幾次都想要開口催促,卻為了避嫌,又強行忍住。
突然,張曉抬起頭,滿臉通紅地大聲道:“我的眼睛天生奇特,越是黑暗的地方看得越清楚,不信你問張宇就知道了。”
百里雲聞言,心中一驚。
他倒是沒想到張曉有這樣的天賦,同時也明白,這應該就是趙正陽等人的殺招。
他為了不將張宇牽連進來,強忍著不去看張宇,略一沉思後,剛要開口。
卻聽到身旁的張宇不忿地道:“張曉,你既然還記得我們之間的情分,為什麼要誣陷百里大哥?”
百里雲聽到張宇的話,臉色一沉,剛想要開口補救,又聽到張曉的聲音響起。
“我剛才猶豫了很久,因為我知道一旦說出實情,張宇你一定會生氣,或許我也會因此失去你這個朋友。”
“但是我等讀書人,養的就是心中一股正氣,若是見事不平,都不能仗義直言,那讀書還有什麼意義?”
張曉越說聲音越大,越說氣勢越盛,眾人感覺他的身形似乎在不斷變大,再也不似之前那般瘦小。
張宇聞言,臉色更加難看,大怒道:“你若是心中有正氣,又如何會這般胡說八道!”
這時,張曉顫顫巍巍地朝張宇行了一禮,又有些懦弱地道:“張宇,我知你與百里師弟關係不錯,但是 ......”
眾人見張宇暴怒後,張曉又變成了原來膽小怕事的樣子,覺得他剛才應是鼓起勇氣,才將事情說出,不由地更相信他的話。
張宇也感覺到現場氣氛有些不對,不過他此刻心中無比激憤,一時間根本無法平復情緒,還想要指責張宇,卻被百里雲攔了下來。
隨後他感覺體內湧入一股平和之氣,原本的憤怒慢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