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八章 第二山——禮山

此刻心懷疑惑的不僅是孔任等人,連百里雲也是一頭霧水。

因為在他駁倒柳橙等人,強行下達射殺犯禁流民後,突然發現空間中的一切都停了下來。

百里雲見狀,心中也是大驚。

他先前見柳橙等人皆無良策,而齊軍又在流民的掩護下逼近城池。

他知道再拖下去,不僅不能守住城池,而且還會讓身後的百姓受苦。

雖然這只是一場考核,並不會真的有人因此喪身。

但百里雲知道,若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他不僅通不過仁山的考核,心境也會受損。

甚至還可能會境界跌落,終身難有寸進。

百里雲此刻身負重任,自不願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所以當他見柳橙等人都無法可解時,突然想到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是考核他儒家之仁,而是要他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的仁。

因為根據考核的設定,柳橙等人皆已達到儒家子儒之境。

而百里雲先前闖第一關遇到的那個靈力人,才不過化靈境。

由此可見,此關對應的難度應不會超過士儒的境界。

就算這題出的刁鑽,最多也就是達到師儒境,不可能連子儒境的柳橙等人,也毫無辦法。

百里雲正是想到此點,才試探地發出了第一道軍令。

雖然中途有所阻礙,但是眾人都按照他的要求執行了,讓他覺得援兵入儒之法應是可行。

雖然兵家殺戮較重,但是其根本思想與儒家大致相同,都是以民為本。

因為武為止戈,戰就是為了不戰。

而且首部兵書孫子兵法,在始計篇、兵家五事中,第一條說的就是道。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這就是說行軍打仗,不僅是大王高興就好了,還要百姓也願意,而且能為了這場戰役不避生死。

這樣的戰役若不是有利於百姓,百姓又怎麼會支援呢?

同時兵家的選將五法,為智、信、仁、勇、嚴,又再次將仁列入其中。

可見兵家以殺求安,只要能夠不忘仁心,就不會跌入魔道,自然也是仁人。

而且這種仁德,應比儒家現有的仁心更強大,也更有作用。

隨後他就發現第一條軍令有效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雖然流民在齊軍的威逼下,仍在屈膝前行,但是他們已有畏懼之心。

所以他又下了第二條指令,射殺前進一百步的流民。

因為流民進一百步,距離城池也就只有兩百步左右,這已是他能容忍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