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講到這裡,其實已經沒什麼問題了。
儘管這夥北面援軍直接固守山海關,不再接近京城,但是崇禎他們如今又還哪裡需要所謂援軍?
城內之前五千的新軍,能出城打仗的就三千人,都輕易打垮闖軍一萬人,甚至還俘虜五千,以至於現在城外的闖軍都在商議是走是留了。
消化完這些闖軍俘虜之後,京城的新軍更是一舉超越萬人。
一萬新軍,全部擺出城,就算將闖賊全部擊潰都正常。
當時,事實是這個事實,但是崇禎心中的想法卻肯定不會這麼簡單。
前幾天剛剛被當朝首輔、兵部尚書並一眾大臣背叛,現在又是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等一干帶兵大將的背叛。
文武支柱,雙雙背叛,崇禎當真心態不穩了。
一個人,一批人有問題,那當然是他們的問題,但是如果無論是誰,在需要的時候都出現問題,那崇禎就不得不考慮,是不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
援軍這一手操作,讓崇禎當真有些懷疑自己了。
猶豫再三,崇禎還是衝著太祖朱元璋問道:
“太祖,為何文武百官,盡皆背叛?是他們全都有問題,還是朕出了問題?”
“哪來的盡皆背叛,戰死的殉國的文武你都當不存在了?”
朱元璋何等人物,幾十年的複雜狀況都處理下來,崇禎的狀態在他眼中如同透明。
他懶得一點點寬慰,直接反問一句。
“但是太祖,終究還是大多數的文官武將都是如此。”
崇禎苦澀搖了搖頭,但是視線之中,仍有堅毅。
“你問這話意義何在,是要歸咎自身引咎而退?還是指望怨天尤人拋棄責任?”
一路殺出來的朱元璋,對這樣消極的思想,向來不屑,此刻看著崇禎,他再次發問。
話語中並沒有留下什麼情面,畢竟,崇禎雖然不老,但是也是三十來歲的人了,就算是他的十多代後的後人,但朱元璋也不至於把他當個孩子去哄。
困惑正常,但要是一困惑就撐不起來,扛不動責任,那至少皇帝這個位置,不會適合他!
“當然沒有,”崇禎搖頭否定,之前十多年他尚且一直勉力支撐,如今好不容易形勢大好,他又如何會輕言放棄?
“但這若確實是朕的問題,朕自然要了解清楚,並且改正。否則若是到了新朝,又是這番背叛不斷,朕如何治理國家,如何讓天下昌平?”
文武盡皆背叛,這如何不讓人心冷心寒?
太祖在此,這些問題,自然都不算什麼大問題,畢竟一切都可以憑強軍碾壓,但有不服直接趟平。
可是這要是換成天下大安,太祖重新閉關修煉,那一旦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便是天下變色,龍椅易主的危局!
若是屆時好不容易再次打下的將山,卻因為自己而落於旁姓甚至外族,那他便當真是百死莫辭了。
聽了崇禎這話,朱元璋的臉色好看了些:
“這樣的擔憂倒是正常,不過,沒什麼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