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八章 革新工匠,再添一監

王老根,王家村人,帶領家人精耕細作,歷年以來,哪怕災年收成也幾乎都能用當年收成養活全家,這麼多年來,家中從未發生餓死人的情況,家中單靠種地,額外購得兩畝良田;

並有額外加分項:曾開荒拓地,當年做到收支平衡,雖然因為被奪田而不再繼續,但是有充足證據證明此事。

黃有谷,十里鋪村......

......

數百個村子裡,藏龍臥虎。

正所謂行行出狀元,農夫之中,若是不去在意,那看起來便彷彿所有人都是一個模樣,都是滿腿泥濘面朝黃土背朝天。

但是一旦真正去找,細緻調查,就能發現,哪怕是農民這個全天下不知道多少多少人口在從事的行當,也有人能夠做得出類拔萃與眾不同。

這樣的一份報告,哪怕是老農看到,都會感到震驚,哪怕是那些上榜的人看全了也會為之震撼。

而這樣的一份結果,還僅僅是這麼京城周遭數十萬人中的拔尖。

若是在全國數千萬人中,遴選出最拔尖的農民,那他們的能力又會強到什麼樣的程度?

看到這份冊子的崇禎,驚歎之餘,又不由為止思索。

當然,就當下來講,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先選好、用好這群特殊的農民。

原本崇禎以為,會找出的, 也就是更加勤勉,更加知道天時知道該如何做好耕耘的事務。

但是,這群人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無論是匠作還是農耕,朕都太過小瞧了,看來,哪怕是日常看來習以為常的行當、事務,其中的技巧能力也非常人能以想象啊!”

這兩件事情下來,崇禎原本的計劃仍然還在進行之中,但是,他卻已經在思想上有了收穫,同時,對於提高畝產的計劃更加有信心了。

既然農耕之中有這麼多的學問,乃至於淺淺看來,都感覺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清,甚至看起來需要數年的認真學習才能收穫滿滿。

以前,天下的學問,似乎就只有儒學這一門,值得鑽研的,似乎也就是為學之道、為官之道加上半個為醫之理。

但是,如今看來,農耕,或者說農學,或許沒有那麼精深,可以用到人生的各個層面,但是無論是對國家的作用還是深奧的程度,都絕對值得廣為學習。

崇禎瞬間甚至有種想要下令,以此名單上的精銳農民為師,令天下的所有農民進行學習。

崇禎打心底裡認為,若是他們的學問當真能夠通行天下,那哪怕有災情,天下的糧食也同樣能夠餵飽天下的百姓。

但是,理智終究還是讓他沒有這樣做。

全國的農夫若是都能學會他們身上的能力,自然天下畝產都能大增,但是,天下的農民中,識字的能有多少?甚至連這些選拔出的精銳農民,大機率都大字不識一個。

“還需,從長計議。”

崇禎摩挲下巴的長鬚,如儒學一般,自然不行,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