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定崇禎同樣清楚得很。
於是,說是等待三天之後開始擴張,但是,放下這份文書之後,崇禎直接再次讓人拿來了輿圖,然後,在周遭的城池之中,選起了合適的地方。
“嗯......”
第一次的時候,為了穩妥起見,肯定只能選縣城,但是現在縣城已經出了效果,而且效果相當滿意,這樣的情況下,這次的步子就能夠稍微大一點點。
比如說,直接三處城池,同步開始!
這樣一來,新政就能直接在周遭一大片的地方都佈置好!
不過,如此一來,人手問題,就再次成為了崇禎當前最大的問題了。
“來人,將當前所有官吏的情況都再給朕拿來。”
體系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執行的人,三個城池若是同時開始迭代,那麼崇禎當下培養出來的這麼一批人手,肯定就不夠用了。
等到相關的情報帶來,崇禎細細觀察,果然,除掉京城當下維持正常運轉所需的最低人數要求之後,能夠餘出來在其他城池之中擔任官員的人手已經不剩下多少了。
這樣的人員餘量,若說是一個城池,自然還能夠包圓,但是要是按照崇禎所設想的,直接三個城池同步開始,那麼肯定是人手不夠做不到的。
這樣的話,應該怎麼辦?
崇禎再次在白紙上寫寫畫畫起來。
要說解決辦法,他現在腦海中已經一下子浮現出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最簡單,也是最守成的。
那就是直接將剛才想的三個城池同步開始改成直接以一個城池開始。
這樣一來,當前的多餘人手就能夠直接將之覆蓋,嗯,甚至兩個城池的話,當前多出的人手,也能夠保證覆蓋了。
這樣的情況下,兩個城池,比起三個,以及更多個,速度肯定稍微慢了一點點,但是卻也還好。
這個辦法的好處,就是不用做任何其他的事情,直接套用之前在縣城之中的做法,就可以直接做到將新政體系鋪設了。
但是......
崇禎再次在白紙上寫下了人這個字。
官吏的培養,速度從來都不快。
哪怕是現在直接以底層實際做事的人,作為基礎官員,這樣一來,以新軍將士為後備人力,勉強可以做到差不多小几個月培養出一批的人手來,但是實際上,比起崇禎希望的直接鋪設天下的體系,仍然屬於慢的。
畢竟,當前就算全部都以新軍將士作為後備力量,那樣訓練出一批新的官員,所需的時間也足足有幾個月,之後,再訓練出第二批的人手,那就又是足足幾個月的時間。
這樣一來,就算現在將兩個城池以及附屬的其他縣城村落等等全都納入覆蓋之中,那麼覆蓋完了之後,就需要再次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再有多出來的官員進行新一輪的覆蓋。
總體來說,新政鋪開的速度,至少在初期的時候,將會特別慢。
這個辦法,中規中矩,只能說是任何人站在這個位置上,都能想得到,以及會使用的辦法。
有用,但是,崇禎並不覺得太好。
那,如果不用這樣的辦法,還有其他辦法嗎?
有。
崇禎在紙上寫下吏字。
他第一事件想到的另一個辦法,就是利用吏員。
這個吏員,指的不是現在京城這批已經變成官員的吏員,而是指的,其他城池之中的那些吏員。
各個城池,不論實際控制的程度如何,至少當下來說,都是正常在運轉,各個職能部門都有人手,在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