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國丈頗為不識時務,守財如奴,但是崇禎與周皇后的感情,一直以來都相當和睦。
周皇后在他還是信王的時候,便是信王妃,可謂是陪伴最久的。
除此之外,天啟七年剛剛登基時,提防魏忠賢買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飲食全由周皇后親自操持。
那段時間,就連衣物的漿洗也是皇后親自動手,對此崇禎一直都是銘記於心的。
“你怎麼來了?”
崇禎坐起身,溫言問。
“臣妾聽聞陛下今日早膳沒怎麼用,之後又一直沒有吃過點心,擔心陛下所以特地來看看。”
敵軍臨境,朝臣不睦,崇禎又怎麼會有心思吃飯。
周皇后見崇禎雖強打起精神,但是面上仍帶著明顯的疲色,便關切問了原因。
知道自家父親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之後,臉色驟然哀傷。
“陛下,我這裡還有幾千兩的體己銀子,既然當下府庫空虛,急需銀錢,那便交予陛下吧。”
“朕怎麼能要你的銀子呢!”
崇禎一把拒絕,這幾千兩的銀子,除了少許是周皇后帶來的嫁妝之外,不少都是這些年他賞賜給皇后的。
雖然眼下急缺銀錢,但是也沒到差這幾千兩的程度。
“你要真想幫朕,便給你父親傳個話,讓他多借一些,做個表率。”
崇禎捉住周皇后的手,今年周皇后也已經三十三歲,多年辛勞,俏麗容顏也略有了褶痕:“不要只是關心朕,你也要注意好休息,日常操勞多交予侍女之手。”
“皇上才是需要格外保重龍體,夜夜批改奏摺至三更天,一大早又要早朝,這樣下去鐵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好好好,朕注意一些便是了,不過近來局勢複雜,兵災瘟疫交錯,朕若不多花心思在朝政上,怕是大明危矣。”
......
一番關懷依偎,見著崇禎吃下點心之後,周皇后才擺駕回了坤寧宮。
回到宮中,周皇后第一件事,便是讓服侍的太監找出了壓箱底的銀子,清點出了五千兩,又親筆寫了一封書信。
“青花,你帶人將這五千兩銀子,和這封書信帶去國丈府交給國丈。”
信中內容,正是勸慰國丈多多為國思慮,值此之際,多借出寫銀子,屆時哪怕其他人的銀子耽擱了,他借出的銀子也會第一時間償還。
不過,自己的父親自己清楚,周皇后也知道國丈多麼愛財如命,只是如此好言相勸,恐怕無法打動對方。
於是特地拿出了五千兩自己的銀子,贈予國丈,讓國丈拿去加在銀款之中,增加數額。
哪怕國丈只是在她這五千兩的基礎上,附加個五千兩,總額也能有兩萬兩,相對來說,也就勉強過得去了。
崇禎朝不比之前的皇朝,財政收入日下,皇室用度也削減得厲害。
這五千兩銀子,已經是皇后大半的積蓄了。若不是當下境況太過危及,平心而論,周皇后也真捨不得拿出來。
“唉,但願父親能體諒國情,多捐一些吧。”
午時之前,書信與銀子,一同抵達了國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