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寧蕭所料,前腳朝堂上剛為立淑妃為後一事吵翻天,後腳淑妃便挺著肚子跪求當今不要立她為後。
在淑妃坦誠真摯的懇求下,當今大為感動,本也無意立後的他立刻下旨訓斥了那些吃飽沒事幹的人。
立後風波暫時告一段落,淑妃為表真心,特意抄寫佛經,以慰元后之靈。
在眾人或是遺憾淑妃拒而不受,或是嫉妒她簡在帝心,或是譏諷她惺惺作態時,寧蕭終於靠著一張甜嘴和一張好臉蛋傍上一個地位頗高的大內侍。
大內侍名下乾兒子不少,但像寧蕭這麼會察言觀色,嘴甜心靈的卻沒有幾個,且寧蕭年齡正合適,送到淑妃宮裡,一步步做起,時間也夠。
不單底層的內侍想要巴結淑妃,便是這些在宮裡待了多年的大內侍也想討對方個好。
但他們礙著身份,不好在明面上做得太過,免得引來當今的猜忌,便只能選些小崽子送到淑妃宮裡,為未來做多重保障。
若是將來太子登基,一向不與太子交惡的他們自然相安無事,可若事出意外,淑妃生的皇子登位,那他們也能靠這些小崽子求個晚年安穩。
寧蕭裝作不知乾爹的想法,只用盡心思的討好對方,冷了,他給對方泡腳,熱了,他能站在床邊一夜不睡的扇扇子,唯恐熱著乾爹半分。
瞧著寧蕭的舉動,大奸臣系統眉頭微蹙,輕聲道:“你小子如此無所不用其極的試圖擠進淑妃宮裡伺候,莫不是想救她一命?”
原劇情裡,淑妃在分娩時遭人算計,一屍兩命,她一死,定國大將軍在後宮便沒了支應,太子也失去一層保障。
這才給了原身興風作浪的機會,靠著進獻美人,填補淑妃走後留下的空缺,一躍成為當今身邊的大紅人。
聽得大奸臣系統的話,寧蕭眉毛一挑,眸光微動,“淑妃不死,且平安生下皇子,太子的位置可就不穩了。”
淑妃一屍兩命,太子固然沒了在當今耳邊吹枕頭風的人,但仗著他是當今唯一兒子的身份,自己又不糊塗,怎麼樣都能苟到最後。
便是當今越過他培養他的兒子,那他只要安守本分,熬死當今,在兒子順利登基時,撈個太上皇坐,也算笑到最後。
左右安國的皇權交替平穩,安國根本不亂,才有未來可言。
但若備受恩寵的淑妃生下兒子,局勢便微妙了,親生和非親生之間,總有許多文章可做。
人心易變,誰能保證淑妃和定國大將軍始終保持初心?
大奸臣系統眼睛一亮,懂了,“你真夠壞的,但我喜歡!”
“那排隊去,喜歡哥的人多了去了。”寧蕭嫌棄的擺擺手,繼續整理手上的書本,大內侍晚上要看。
淑妃懷孕滿七個月的時候,寧蕭終於在乾爹的安排下進了她的宮裡,雖只是個灑掃內侍,但也算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淑妃了。
寧蕭沒做什麼多餘的事,只按時按質的完成每天的任務,確保淑妃行走的路上沒有半點不該有的東西。
善於觀察的淑妃很快便注意到了寧蕭,畢竟他長得太好看了,做事又認真,很難叫人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