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奸佞的朝堂上,仍有忠臣,可忠臣也有妻兒老小要顧及,許多事並不敢多言,只得沉默應對。
淑貴妃和定國大將軍的處境也越發艱難了,當今的眼裡仍看得到她,但心底對她的愛重越來越少,行事根本不顧及她的感受。
最近有不少臣子諫言,太子在雨晴別苑靜養夠久了,據太醫說,餘毒盡消,隨時可以回到朝堂上,為陛下分憂。
但請當今將太子接回來,好一家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當今沒做回應,但也沒有像平時那樣呵斥諫言的臣子,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儲君,他還能一輩子不讓太子回來不曾?
但當今不想讓太子回來得太痛快,總得保證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便有了決定。
於是,當今下旨冊封淑貴妃之子為宸王,享相應的待遇份例,宸王可見君不跪,地位僅次太子半步。
接到旨意的淑貴妃已然麻木,恭敬的謝了恩,再無往日半點活氣。
在陛下的心裡,她的兒子只是用來制衡太子的一顆棋子,但作為母親,她怎能眼睜睜看著兩個兒子因一人的私心而你死我活?
是以,淑貴妃私底下提醒小宸王千萬記住兄友弟恭的道理,不要和太子哥哥爭,更不要做令她傷心的事。
當今只是偶爾來逗逗小宸王,需要拿他去刺激百官和太子了,便將他帶走,平時多是淑妃和寧蕭陪著他。
在二人的教導下,小宸王年紀雖小,卻已知道分寸二字該如何寫,見母妃面露擔憂,便拍著胸膛道:“母妃放心,兒臣一定不和太子哥哥爭!”
小宸王雖然沒見過太子,但淑貴妃和太子之間的書信往來並未斷過,太子時常提到他,隔三差五便派人送些小玩意給他。
在他心裡,這個素未謀面的哥哥是疼愛他的,哪怕父皇老說什麼不要親近太子,太子會害他。
當今封完宸王,便派人將太子一家接了回來,直到太子回到東宮的第三天,才得到召喚,前去給當今請安。
幾年不見,當今和太子都有點陌生,客套的寒暄幾句,父子二人安靜的用完了早膳。
太子起身正欲告辭,忽的喉嚨一癢,咳嗽幾聲,當著當今的面咳出了一口血,驚得當今急聲道:“吾兒這是怎麼了?”
“兒臣無礙,太醫說這是淤血,咳出來乃好事。”太子微微一笑,熟練的掏出手帕擦嘴。
當今看著太子的臉,想要說些什麼,卻說不出來,半晌,擺擺手,示意他離開。
太子離開前,遇上了奉旨前來給當今逗趣的寧蕭,因他是淑貴妃宮裡的人,太子便笑著點了頭,誰料寧蕭看也不看太子一眼,直接越過了他。
太子一愣,不禁回頭,卻看到寧蕭諂媚無比的討好著當今,淑貴妃宮裡的人竟也變成這般模樣了嗎?
懷著疑問,太子去給淑貴妃請安,尚未站定,便被一個肉球撲了個滿懷,“你就是太子哥哥吧?”
低頭一看,小胖子的眼裡寫滿了期待,叫太子肩膀一鬆,將他抱穩,輕聲道:“嗯,我是你哥哥!”
“太好了,哥哥,你要帶我去玩哦!”小宸王抱著太子的脖子撒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