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曹操心煩意亂,把手裡的書往桌上一扔。
書本打翻了桌上的杯子,裡面的水頓時打溼了地圖……曹操連忙過去收拾,可是目光卻突然凝滯,落在了地圖上。
就在這時。忽聽大帳外有人稟報:“主公,公達先生來了。”
“哦?”
曹操回過神,連忙起身道:“請公達進來。”
荀攸步履匆匆走進大帳,將一封書信雙手呈遞給曹操。
“主公,文若派人送來一封書信,請我轉交主公。”
“快快呈上。”
曹操接過書信,開啟來看了一遍,臉上的鬱郁之色頓時一掃而空。
“文若之計。正與我不謀而合。”
“哦?”
曹操呵呵笑道:“公達可知那張師君?”
“張師君?”荀攸愣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連忙道:“主公說的,可是那漢中張魯張公祺嗎?”
曹操點頭,“正是此人!”
張魯,表字公祺,沛國豐人。
其祖父張陵。也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天師張道陵。張陵客居巴蜀,創五斗米教。張陵死後,便有其子張衡接掌。而待張衡死後,張魯便接手了五斗米教……時益州牧劉焉初臨巴蜀。拜張魯為督義司馬,並命他和別部司馬張修一同領兵,率部進入漢中,去攻打漢中太守蘇固。
這個蘇固,也就是中山蘇氏之人。
但是張魯和張修二人,卻是矛盾重重。
雙方几次衝突之後,張魯一怒之下襲殺張修,並且將張修的部曲奪走,自為漢中太守……
只不過,張魯沒想到,張修是劉璋的好友。
劉焉死後,劉璋為益州牧,便藉口張魯不聽調遣,將張魯母親一家全部誅殺。如此一來,卻徹底激怒了張魯,兩人旋即反目成仇。張魯在漢中發揚五斗米教,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
荀攸聽到曹操提起張魯,便立刻明白了曹操的心意。
“主公莫不是……”
曹操點頭道:“文若亦如此想。
張魯此人,素無大志,喜好鬼道,並以此而治漢中。
我欲遣人前往漢中,遊說張魯……到時候,我可以同意他在中原推行鬼道,以換取他出兵涼州。今武都羌氐,念韋端之恩義,皆不願降於劉闖。到時候讓張魯與羌氐聯手,定可使涼州動盪。”
說完,曹操抬頭向荀攸看去,“公達以為如何?”
荀攸說實話並不是很喜歡這鬼神之說,因為太平道前車之鑑猶在。
不過,從眼下情況而言,與張魯聯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他猶豫一下,輕聲道:“可那五斗米教……”
“我知公達所慮,不過卻不必擔心。
張魯不同於張角,也無甚野心。他想要在中原推行五斗米教,也要在我眼皮子底下行事。到時候他所作所為皆在我掌控之中,若有什麼不對,便剷除了那些教眾,必不使其為禍中原。”
五斗米教和太平道的性質其實差不太多,只不過還要看執掌的人。
自太平道之亂以後,各地對於這種宗教的事情都非常重視,但也不是特別排斥。比如在江東,孫權一方面靠放任那些道士方士們行事,一方面又嚴加管束,使之成為他安撫江東的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