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俱誠掃視了一眼他的四周。
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都是對手,都是劍客和刀客,而且他們還都擁有不俗的身手。
下面有好幾個年紀輕輕便已經能看出開始嶄露頭角的少年,有潯陽城曾經威名遠揚的青衫客,有偶爾見過幾面,和自己有幾分惺惺相惜的落魄漢子,曾經武周山的驕傲謝靈甫。
他的不遠處,有一人站在高樓上,雙手持劍指向自己。
那把劍,第一代刀劍榜在中州評了多少年,它就霸佔了榜首的位置多少年,因為它就是一把這樣的劍,天下名劍皆有靈,它便是那個最威嚴、最溫和也是最強大的劍靈。軒轅劍,從遠古至今,每一代的王朝帝王都想著將它收歸國庫,他是國力的象徵,也是最強大的武力威懾,而它的存在還意味著一個王朝對於江湖的掌控。
俠不得以武犯禁!
軒轅劍就是有著這樣的威懾力,任何一個三品以下的武夫手持軒轅劍,便能橫掃上百個同境武夫!這便是身為刀劍榜之上第一的名劍,軒轅,無與倫比的殺力。
三品劍客手持軒轅,可以獨鬥三十名同境高手。
二品劍客握劍,可以殘殺十名高居聖言之人。
而江湖也有傳言,任何一個天象境界的劍客手持軒轅,便能死鬥躋身了長生境界的絕世武夫。這是一個傳言,在這麼多年的江湖中還沒有誰能驗證它的真實性,可是相信這個傳言的人仍舊遠遠多於持懷疑態度的人。
十方俱誠看著樣式古樸,沒有任何氣機洩露的軒轅,心思微動,一瞬間生出了驗證這個荒誕傳言的奇怪想法。
然後他緩緩轉頭看向和他一樣凌空而立的白衣人,這人一身風采好似謫仙人,氣度直追曾經大彭王朝那個醉酒臥青蓮、駕鶴遊天地的詩劍仙。
他破空而來,身後映澈著明月,猶如踏月蹈虛,佩劍“鳴月”,揮手便是一片月華。
這是在場所有人中唯一讓自己心中感到些許不安的人。不安啊,真是好久也不曾升起過的情緒。自從被人擅自封為劍仙之後,在這江湖裡,上一次出現這種情緒是什麼時候呢?
十方俱誠搖了搖頭,將心中不由升起的許多心思都按了下去。
許多年前,在十方俱誠剛剛名聲鵲起的時候,他面臨過一次十分兇險的刺殺。當時,剛剛躋身聖言的十方俱誠面對的是十二名高位武夫、五位同屬聖言的高手和兩名踏足天象多年的前輩,那是一次兇險至極的圍殺,是兩個門派聯手想要扼殺已經有了無敵苗頭的十方俱誠,他們不願意看到和他們有著莫大嫌隙的一個晚輩,開始在江湖上有了劍仙之資的美譽。
而在那場圍殺之中,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自然是後來獨立劍道鰲頭三十年的十方俱誠。而且這一戰之中,十方俱誠有了一個算得上是兇名的美譽:
八面十方皆無敵!
我十方俱誠自出江湖,從來都以劍客自居,從不自稱劍仙。可是既然江湖中的眾人非要將這劍仙頭銜安在我頭上,我也拿起得問心無愧。
要問為什麼?
十方俱誠將懷中的帶鞘短劍拔出,一手持一劍,一短一長。
他不去看眾人,只是注視著自己手中的兩劍,然後默默揮出。
左手短劍靈巧似蛇,劍形變幻不定,右手長劍大開大闔,劍形具古,好比龍吐息。十方俱誠雙手雙劍轉眼間揮出十招。
第一劍,殺形具內。
第二劍,灼熱似炎息。
第三劍,寒如冰霧。
第四劍,雷鳴。
第五劍,龍蛇翻滾。
第六劍,入眼皆殺。
第七劍,猶如萬古長夜終日照。
第八劍,天涯再無人。
第九劍,壯烈如萬國古戰場。
最後一劍,第十劍,寂寥似青煙,是十方俱誠自己的嘆息聲。
十道劍光渾然一體,又各自分離,奔向四面八方,襲向在場眾人。可是十方俱誠的這次出手好像跟之前的不一樣。每一個接劍的人好像都只接了一劍,又像每一個人都接了完整的十劍。
八面十方皆無敵,世人都不知道的是,十方俱誠什麼時候害怕過以少殺多,他一人便能揮舞出一座劍陣?
早已被毀的不成樣子的玉蘭樓再次飽受摧殘,受此打擊,已經是一片廢墟,被十方俱誠這十劍轟擊起漫漫的煙塵。
煙塵散去,地上眾人。
宋世青死死握著善勝長劍,好像昏厥了過去。
葉長樓已經倒在了地上,滿身都是劍孔,謝靈甫略微好點兒,跟葉長樓的狼狽樣子比起來,他拄著青犢劍坐在地上,全身被鮮血染紅。
趙龍城全身的鱗甲被劍氣剝落一空,同樣一身鮮血,可是他沒有倒下,扶著長刀劇烈地痛苦喘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