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生死,無大事。
韓青永一大家子把西楚禍害成這樣兒,他們這些臣子還指望什麼?
韓青永疑惑,“為什麼只帶十日之食?你們只能支撐十日?”
哪用支撐十日?第五天就能與周陳大軍會合,以後根本不用吃乾糧了。
但話不可以這麼說。
要“自絕後路”的武將悲壯道,“項王救趙,既渡,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示士必死無還心,士氣大漲,勢如破竹,故能敗秦。末將也要置於死地而後生,十日糧足矣!不如此,將士不忠不勇不戰!”
韓青永眼眶發熱,“爾乃忠勇之士,賜座。”
有侍衛搬了椅子,賞給這位口是心非會說話的武將。
其他人一看,心都懸起來,暗恨此二將畫蛇添足。
韓青永沉默半晌,想到自己曾親率四十萬大軍攻打大陳,最終全軍覆沒,頓時半點兒鬥志也沒有了。
彼時,他手下的四十萬大軍確實是精兵強將,兵臨城下尚不足勝,何況如今國勢衰微,盡是傷兵殘將?
韓青永想了想,深有感觸道,“將士們身處絕境,勇鬥則生,不勇則死,若捨命向前,人莫能當。此誠欺人之語。置於死地未必可以後生。兵無常法,豈有常規?周陳兵強馬壯,你們還是別去送死了。”
眾臣一聽,總算徹底放心了。
退朝了,大家一身輕鬆。
韓青永走出殿外,站在寒風暴雪之中,心比寒風更冷……
大雪惡狠狠地下了三天三夜,一直到除夕夜,也不曾停止。
說是除夕,整個皇城死氣沉沉,並沒有過節的喜慶。
喜慶的是駐紮在城外的周陳大軍。
他們圍著篝火奏樂起舞,慶賀佳節。
與東魏不同,東魏本來地廣人稀,經歷了天災人禍的肆虐之後民不聊生,許多地方空無一人。
周陳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偶爾遇到微弱的抵抗,也能速戰速決。
本以為韓青永逃到了西楚,必然會比攻打東魏艱難得多。
沒想到,西楚雖然也被災情禍害得不輕,但人煙仍然興旺。
更沒想到的是,身高馬大的西楚百姓並不敵視周陳大軍入侵,特別是周陳大軍將糧食和藥品發放給主動投奔來的流民之後,各地百姓簡直翹首以盼,甚至有的地方為周陳大軍的挺進載歌載舞。
周陳大軍長驅直入,日進百里,所到之處,皆散糧施藥。
宋智明、龐瑞、柳清風等將領治下甚嚴,又愛兵如子,一呼百應,無人敢違犯軍規,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
如此一來,西楚各地流民、匪盜皆來投靠,周陳大軍不但少有傷亡,還不斷招兵買馬,日益壯大。